中國沒有兩極分化
人物周刊:去年的改革大討論,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出了問題,您如何看?
張五常:舉個例子來說,我和太太去百貨商店買枕頭,我說要裝多少盎司的羽絨,服務員就裝多少盎司的羽絨,回家覺得不夠厚,再跑去加多一點羽絨,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的。現在,很多從美國念書回來的青年,見到中國的市場跟美國的不一樣,就說中國的不對,美國是對的。符不符合美國的,是他們判斷的標準,我想問問,他們到底念的什么書?他們沒有上過經濟學第一課,不知所謂。批評市場化的那些所謂專家,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市場,不了解市場導向的改革走過多少曲折路才得以實現。
人物周刊:批評市場化的不僅僅是海歸派和專家,還有底層民眾,他們認為,是市場化讓中國的貧富差距拉大。
張五常:中國農民的生活,比世界上任何地方(農民的生活)提升得都快。是不是貧富分化,先要算一道數學題。你現在一個月賺10000塊,我賺1000塊,比例是10:1,你的薪水今年上升了10%,那你一個月賺11000千塊,我的薪水上升了20%,是1200塊,以前我跟你相差9000塊,現在相差了9800塊,差距是增加了,但是比例上呢?以前是10:1,現在是11:1.2,長此下去,我的收入一定會趕上你的,你賺多了,我也賺多了,但我的增長率比你快,所以我不應該眼紅。
如果真是嚴重兩極分化,我一定會講話的,那些數據我怎么會不知道呢?做實證研究做了幾十年,我走過一條街,就能知道經濟發生了什么事,逛一家商店就能知道它賺錢的機會有多少,那些專家是無事生非。這幾年跑遍大江南北,知道農民每年的收入增長近百分之二十。五千年來沒有這么好過。
人物周刊:市場化是改革惟一的靈丹妙藥?有可反思之處嗎?
張五常:我要強調一下,我信奉市場,但絕對不是個無政府主義者。那些無論何事都必須依靠市場的言論,是宗教,不是科學。研究公司理論這么多年,知道市場之不能,所以我不反對政府規劃。舉例說,珠江三角洲的工業發展,因為當年政府的規劃不足,市場有點亂來,在1990年代被政府規劃遠為全面的長江三角洲比下去。后者的環境遠為可觀,而土地所值也較為優勝。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