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住房發展的基本目標是人人有房住
陳淮
陳淮簡介陳淮,1952年2月生,198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博士學位,1993年獲研究員職稱,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現為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所長。曾于1987年至1989在日本東海大學作訪問學者,1992年至1993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作客座研究員。
●我國“買得起房”的家庭所占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但需要購房或打算購房的家庭所占比重則遠高于發達國家。要讓這些需求全部得到滿足,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周期。
●我國城鎮住房定量的理想化目標應為,到“十二五”期末,城鎮戶均建筑面積80平方米,2020年戶均90平方米。
●前期我國已經在救助性保障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到“十二五”末期,這一保障層次的發展任務將不再是住房保障體系的重心。
●在當地居住滿5年以上、家庭兩個月收入不足當地平均商品住房銷售價1平方米、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積低于當時當地平均水平60%的家庭,保證每年滿足其中的15%購買到政策性保障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或滿足租賃到政府提供(包括政府支持社會提供)的公共租賃住房。
“十一五”最后一年和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判斷前期城鎮住房發展基本狀況、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發現住房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促進我國城鎮化戰略的健康發展、實現有限資源的優化配置、制定新的符合國情的中長期戰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都迫切需要對未來我國城鎮住房發展目標作出基本判斷。
一、“住有所居”仍是住房發展基本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城鎮實有住房總面積已經從1990年的20億平方米增長到了2008年的124億平方米。在住房建設規模和速度上,以及人均住房面積水平上,我們都已經創造了一個世界性、歷史性的奇跡。客觀判斷,我們已經走過了嚴重的“房荒”階段,已經解決了“大多數人有房子住”的問題,從總體上已經基本實現了住房“脫困”的目標。但由于起點的住房水平過低、發展歷史短、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發展不平衡等原因,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狀況仍然普遍存在,城鎮化過程中向城鎮聚集人口的住房需求遠未滿足,普通工薪階層住房改善的迫切要求面臨收入和房價的尖銳矛盾。“十二五”到2020年,我國城鎮住房發展仍處于“脫困優先、適度改善”的階段。在“大多數人有房住”的基礎上,我們要努力實現的下一戰略目標應是“人人有房住”、“大多數人適度改善”和“中低收入群體優先改善”。也就是說,下一戰略周期內,我國城鎮住房基本目標,仍是“住有所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