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主席、中國地名研究所所長劉保全
對話人:本報記者蘇顯龍
我國現存千年以上古縣700多個、古鎮千余個
古地名蘊含深厚文化內涵
記者:前不久,第九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大會暨第二十四次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會議確定地名屬非物質文化遺產,適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地名保護為什么會引起國際社會如此高度的重視?
劉保全:地名是歷史的產物,具有本身的文化認同性與延續性。特別是歷史悠久的地名,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地理文化和質樸的鄉土文化內涵,是民族文化遺產。許多國家都把地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作為地名科研與地名工作的重要內容。
記者:您能具體介紹一下我國地名文化遺產方面的情況嗎?
劉保全:中國著名世界遺產保護專家羅哲文先生指出:“中國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之地名文化,世界獨一無二,堪稱國之瑰寶。”據我們調研和評估,我國現存千年以上的古縣名有700多個、千年古鎮1000余個、千年古城(都)500余個、古村落10萬余個……這些古老地名,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見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化石。
記者:能舉個例子嗎?
劉保全:比如,河北涿州是三國時期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地方,是中國義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儒學一代宗師盧植和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的祖地,形成了典型的盧氏宗親文化。“涿州”這個古老地名成為諸多歷史文化的指代地、涿州地域文化資源信息的載體,成為世人矚目的地名文化遺產。
金代設置的完州,因外商認為“完蛋”之意更名
一批古地名因商業利益被廢棄
記者:聯合國第六屆地名標準化會議的9號決議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隨意改變地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然而,近年來,我國很多地方紛紛改名,比如安徽徽州改為黃山,云南思茅改為普洱。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劉保全:在我國,由于人們對地名文化缺乏認知,亂更名亂起名現象屢屢發生。很多古老的地名正面臨瀕危、失傳的危機,亟待保護。如河北省完縣為金代所置完州,以“山川完美、堅固”之意而得名,但在1993年因投資商認為“完”是“完蛋”之意,而荒唐地更名為順平縣。
記者:嗯,在城市化進程中,有的地方改變地名往往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如發展旅游產業,提升城市知名度,等等。
劉保全:改變、廢棄古老地名,在當時背景下雖有一定道理,但將其放到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看,則極少合理性,實質上會造成對歷史文化資源的嚴重破壞。地名語詞的含義是對地理實體的專指,它揭示了地理實體的歷史沿革和語源文化,地名一旦更改或消失,其“專指”功能頓消。因此,對地名尤其是那些傳承已久的古老地名,不能亂改!
從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地名保護
加快制定總體保護規劃方案
記者:寶貴的古地名就這樣遺失了,真是令人痛心啊!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加強對地名文化的保護呢?
劉保全:要從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地名文化的保護。首先,要保護瀕危地名,尤其是對已成為當地文化標志的古老地名,絕不能打著商業開發的旗號隨意變更或廢棄。其次,確需更名時,要通過專家嚴格論證,注意保持地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比如北京的武定侯胡同因道路拓寬改造更名為武定侯街,原來的專名沒變,既保留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價值,也方便了群眾使用。這就是很好的范例。
記者:研究和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自然也不例外吧?
劉保全:從2004年開始,中國地名研究所在鄭孝燮、羅哲文等著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的指導下,組織成立了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提出了建立地名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機制,啟動了“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包括地名文化遺產的分類調查與評估、鑒定標準體系、評價與記錄、研究與利用、傳播藝術模式、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管理與保護等7個項目,可謂一個全新而龐大的系統工程。
實踐證明,加強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勢在必行并切實可行。為解決地名混亂、地名亂用的問題,我們要加緊對全國地名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研究與保護,加快制定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總體規劃方案,向世界展示中國地名的生命力,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