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上,河北有16人上榜。
在某種程度上,這16人是延續古老燕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絕血脈,他們身上兼具著雙重“生命”,保護好他們并助其“開枝散葉”,也就等于保住了許多瀕于消逝的民間文化。
1、“保人”迫在眉睫
看著手上這份16人的“入選名單”,第一感覺就一個字———“老”:耿村民間故事傳承人靳景祥79歲、靳正新80歲;沙河藤牌陣傳承人胡道正80歲;蔚縣剪紙傳承人周兆明72歲;衡水內畫傳承人王習三69歲;吳橋雜技傳承人王保合63歲……讓人不由生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感。
“正因為傳承人年齡普遍較大,‘保人’才更迫在眉睫!”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說。
“十年前這種感覺還不明顯,但是現在,我真怕來不及……”袁學駿至今記得,十年前,他陪同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耿村民間故事的傳承人之一靳正新,當時就已70歲的老人向記者“訴苦”,說光靠在趕集日賣自留地種的那點兒韭菜,過得艱難,自己已經感到記憶力不如從前,怕再這樣下去,身體衰敗得快,肚子里的故事恐怕就要帶進棺材了。
當時袁學駿還批評老人,不該把這些“不緊要”的事對記者說,但是現在看來,老人的顧慮是很現實的。
在“故事村”,前后共有220個人講過故事,其中有“民間故事家”稱號的67人,但從1987年至今,他們中已有13人相繼過世了。而且,由于經濟條件所限,許多“故事家”的生活都很簡樸,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平時基本吃不到什么營養品,一旦得病更不舍得花錢醫治,一般就是找村醫拿點藥,或者干脆硬撐。
前不久,村里一位女故事家侯果果摔折了胯,就一直躺在床上,恐怕一年之內都講不了故事了。采訪中,“故事簍子”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同一個想法:希望政府能給傳承人一些“實質性”幫助。
“只有保證傳承人健康長壽,才有可能把文化損失降到最低。”袁學駿介紹說,正是基于這個考慮,此次申報代表性傳承人時,沒有報村里年齡最大(89歲)的那位故事家,因為他是退休干部,自己有工資和醫保。
而靳正新和靳景祥入選,不僅因為他們一個是目前故事“存量”最多的人,一個是講故事、編故事技巧最高的人,還因為前者一直只靠賣韭菜的微薄收入糊口,眼看年齡越來越大,就快干不動農活了,而后者心臟不好,“病已經來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傳承人生活困窘的現象比較普遍,特別是肢體、語言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不易走向市場實現經濟效益,因而執著堅守的老傳承人們大多清貧。
雖然,目前國家向“非遺”傳承人發放補助金的細則尚未出臺,但關于“補助以何種形式下發”的問題已引發爭論。因為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群體性擁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個人的手里,雖然定下了傳承人,但一旦只給一個人發錢,就有可能會破壞群體的關系。
前車之鑒是,南方一個以刺繡聞名的村子,政府給了其中一位較出色的女傳承人2000元的補助,但兩天后那位婦女便將錢如數退還,因為拿到錢以后,村子里的其他婦女都不理她了。
袁學駿贊同以群體資助的方式去保護傳承人。“這樣既能維護集體的和諧,也減輕傳承人的后顧之憂,增加他們的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