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7日15:00,人民大會堂舉行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中國網: 今天下午3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舉行,進行大會發言。
2010-03-07 14:57:08
中國網: 大會堂鈴聲響起,工作人員提醒政協委員進入會場,大會即將開始。
2010-03-07 15:00:07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董建華: 各位委員,現在開會。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王剛、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黃孟復、董建華、錢運錄、鄧樸方、厲無畏。出席今天大會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讓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下午的會議議程是進行大會發言,大會發言共分三次進行,今天是第一次,共有16名委員發言。
2010-03-07 15:02:08
董建華: 首先請賈康委員發言。請宋曉梧委員準備。
2010-03-07 15:06:00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賈康: 我發言的題目是《促進結構優化調整應充分運用經濟手段》。
2010-03-07 15:06:18
賈康 :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迫切需要在結構優化調整中,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促進升級換代,非常重要的是充分運用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作用比較有限,法律手段是“慢變量”,其作用主要在于維護、保障企業公平競爭的規則與環境。實踐反復證明,在具體項目上,政府不一定能看得很準,比如說要節能降耗,往往政府只知道一個方向,但在千千萬萬家企業中到底什么樣的企業、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在節能降耗中具有競爭力,要通過競爭才能知道。
2010-03-07 15:06:55
賈康: 實際上,推進大量的結構優化事項,政府通常只需給一個正確導向,法律只需給一個公平競爭框架,再加上經濟手段的規范化設計和運用,如一系列有針對性、體現產業政策和技術經濟政策的稅收或支持補助優惠措施,再讓企業在競爭中通過市場優勝劣汰,形成優化配置,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0-03-07 15:07:36
賈康: 稅收是經濟手段中一種基于法治的規范形式和工具。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需要充分利用資源稅、環境稅等。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要素的稅負和相對價格都應該上調,使各方面更加珍惜資源而不是揮霍資源,節約使用初級產品而不是粗放地耗費初級產品,刺激各種主體千方百計開發節能減耗的工藝、產品和技術,促使消費者更趨向于有利節能環保的消費方式。顯然,這種經濟杠桿要用好用充分。
2010-03-07 15:08:05
賈康: 而當下正是強化這種經濟杠桿的時機。因為宏觀經濟中通貨緊縮壓力已不復存在,通貨膨脹雖有預期,但還未形成較大的現實壓力,我們應不失時機地推出資源稅稅負向上調整的改革,更多運用經濟手段的力量淘汰落后產能,促使企業節能減排、升級換代。操作中的關鍵要領是掌握好使大多數企業可承受的稅負量度,并對消費者中的低收入階層,安排好公共財政的扶助而保證他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中等收入階層以上的社會成員,完全可以承受和消化消費品漲價因素,同時也優化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模式。
2010-03-07 15:08:21
賈康: 金融調節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經濟手段,為此亟需進行一系列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商業金融機制本身只可以在企業市場競爭中間接促進結構優化,不能要求其直接承擔過多的“區別對待”的結構調整責任,因為商業性金融系統中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主要是在央行總量調控信號和相關的風險約束條件下,“錦上添花”式地去支持那些直接效益最明顯、風險最有把握規避的項目和領域。
2010-03-07 15:08:38
賈康: 至于融資事項上直接的區別對待、以優惠的利率和放貸條件“雪中送炭”式的支持,則屬于政策性金融的范疇。合理構建政策性金融體系對于實現結構優化方式轉變,至關重要。2008年以來,我們被一系列的事件觸動:救災重建需要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抗寒過冬”需要金融支持;農村改革發展使“三農”融資再次成為熱點。
2010-03-07 15:08:53
賈康: 但我們可以看到,各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對這些事項的政治表態,與它們的實際運作之間,明顯存在“兩張皮”式的悖反現象。資金運用追求政策性目標的結構取向,完全不是商業金融內生的運行機理可以長久支撐的。因此我國必須合理構建政策性金融系統,再配上政策條件引導商業金融機構可持續參加的政策性融資事項。
2010-03-07 15:09:27
董建華: 現在請宋曉梧委員發言,請王志珍副主席做準備。
2010-03-07 15:10:02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原副主任 宋曉梧: 我發言的題目是《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2010-03-07 15:10:36
宋曉梧: 近年來,我國經濟總量迅速增長,但經濟結構嚴重扭曲,制約著發展方式根本轉變。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影響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結構扭曲問題進一步凸顯,轉變發展方式更為迫切。調整結構已成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首要任務。
在諸多亟待調整的經濟結構中,投資與消費比例失衡引起各方面關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最終消費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居民消費率從2000年的46.44%下降到目前的35%左右。而我國投資率始終處在較高水平,2003年到2007年已經連續5年在40%以上,2009年投資占GDP的比重更高,遠高于世界平均22—23%的水平。
2010-03-07 15:11:06
宋曉梧: 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遠未結束,保持較高的投資率具有一定合理性,問題在于過高的投資率并非完全基于這種合理性,忽視客觀條件,過分追求GDP高增長也是重要原因。過高的投資率還與較高的國外需求相關,國外需求失去強勁增長勢頭,產能過剩就凸顯出來了。因此,要保持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擴大內需的長期方針,扭轉需求結構中消費比重持續下降的趨勢。
2010-03-07 15:11:34
宋曉梧: 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對于平衡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至關重要。而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消費需求的根本途徑,是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我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1996年為53.4%,2007年為39.7%,10年累計下降了13.7個百分點。資本收益和勞動報酬比例失衡,是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約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重要原因。假設2007年的勞動報酬比重維持在1996年的水平,2007年當年勞動者的收入可增加約3萬億元,這對提高消費能力,平衡投資消費比例,調整經濟結構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2010-03-07 15:12:14
宋曉梧: 為什么我國會出現資本收益與勞動報酬嚴重失衡的現象?不少人認為,這是由于我國勞動力市場總量長期供大于求的必然結果。這種看法不夠全面。我認為,我國勞動力市場有兩大特點,一是政府主導,二是供大于求。在政府主導的條件下,較長時間內各地注重招商引資,在一定程度上有意無意地壓低了勞動力成本。長期以戶籍等手段行政性分割城鎮與農村勞動力市場,大大壓低了農民工的收入。行政性壟斷行業收入過高的問題,究其根源,還是政府配置資源與市場配置資源的關系沒有理順。在供大于求的條件下,一般勞動力價格會被壓低,工資水平相對較低有其部分合理性。
2010-03-07 15:13:14
宋曉梧: 但是,現代勞動力市場中的工資水平不僅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還要受到勞資集體談判的影響。關鍵問題是我國至今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集體談判機制。代表勞動者利益的工會組織,在為勞動者維權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這也是勞動報酬比重低于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的重要原因。
2010-03-07 15:13:29
宋曉梧: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改革收入分配體制,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工作著力點。為此,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應逐步向勞動者傾斜。政府應當運用財稅等措施,切實扭轉初次分配中資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勞動所得持續下降的趨勢,逐步提高勞動報酬的比重。
2010-03-07 15:14:06
宋曉梧: 第二,完善勞動者獲得合法收入的法律保障。完善收入分配的法律和執行機制,嚴格執行已有的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仲裁和法律援助機制,保障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所有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待遇。
第三,在各類所有制企業中落實勞動者集體談判的合法權利,進一步健全集體談判機制,明確工會在集體談判中的平等地位和權利,切實發揮工會維護勞動者權益的作用。
第四,完善國有資本預算,規范國有企業分紅。應按照同股同權原則,規范國有企業特別是行政性壟斷國企的利潤分配。國有資本紅利可用來補充社會保障資金,或作為再分配基金用于擴大居民消費。
第五,建立和完善規范收入分配的基礎制度,如收入申報、財產登記、儲蓄實名制度等。強化對掌握資源配置權力的政府部門的制度性約束和監督,從源頭抑制權錢交易帶來的非法收入。
2010-03-07 15: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