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黑龍江省鶴崗市新興煤礦,救援人員在事故發生井口進行搜救工作。
11月21日,救援人員從另一個井口下井救援。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104個生命的背后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并不平靜,黑龍江龍煤控股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發生的1121特大礦難,震驚了全國。截止今天,這起事故中的遇難礦工人數已經升至104人,井下還有4名礦工被困。
這是今年以來國內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礦難,國務院迅速組成了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任組長的事故調查組。經過初步分析,這起事故主要是由于距離地面約500米深的探煤道發生煤與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我們的記者袁柏欣此刻正在現場采訪,我們來看看他的調查。
104人的生命停止在鶴崗“11·21”
11月21號夜里十點,記者趕到了黑龍江省鶴崗市新興煤礦,這里就是礦難發生的現場,房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已經全部倒塌,崩裂。雖然距災難發生已經過去了二十個小時,但濃重的水汽仍然從塌陷的地面里不斷涌出,直上藍天。憑記者目測,幾百平方米范圍內的建筑都受到了明顯破壞,斷裂的水泥塊、墻體觸目皆是。知情人透露,這里原本是一處井口,建有十幾米高的樓房,如今已基本被夷為平地。現場空無一人,沒有采取任何防護和保護措施。在多方打聽后,在距房屋倒塌現場兩公里左右的地方,記者找到了事故搜救現場,這里是新興煤礦的另一處井口,搶險和搜救人員從這里進入井下實施搶險。在井口所處的休息室里,這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值班,協助搶險搜救工作。
新興煤礦工作人員:“不知道啊,都在底下搶救。”
記者:“現在有多少人啊?”
新興煤礦工作人員:“人多了,上面你看不見,上面你看哪有人,都在底下呢,下去好多人了。”
那井下的搜救工作到底進展如何,在離開這里的時候,記者注意到,通往這個井口的道路上出現了相當數量的煤礦工人,還有機械車輛,正在對道路進行清理平整。
凌晨三點,記者來到了新興煤礦辦公大樓二樓,這的搶險救援會議剛剛結束,在這張井下地圖上,標注出了幾十個事故點,上面清晰地注明,死一人,死二人,令人觸目驚心。
應該說,有了各方盡心盡力的搶救,鶴崗礦難造成的損失會逐漸減小。但是,無論搶救與援助工作多么出色,都無法掩蓋鶴崗“11?21”礦難帶給人們的心靈震撼。
沒錯,關于這次事故,許多媒體也提出了一些核心問題:比如,從危險的井下升到安全的井上,不過只有垂直幾百米的距離,為何有關方面能及時發布預警,卻無法讓那些身陷入絕境的礦工們及時撤出?再比如,我們的大型煤礦國企在管理和安全生產上還存在著哪些制度漏洞?究竟應有多少人該被問責?
這些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需要有人來回答。如果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僅僅滿足于就事論事般的簡單懲戒,那么恐怕還會有類似的礦難發生。
事情的真相就應該在不斷的這種提問中被接近,我們再來看看這起1121礦難究竟是怎么發生的?
事故發生后,黑龍江龍煤控股集團立即啟動了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多支救護隊開始輪番下井搜救。
救援人員:“難點的話,這個地方我們判斷,是一個事故爆炸的核心地帶,可能是巷道的垮落程度,可能是要嚴重一些,我們具體的找來了現在全國的在救助方面比較有權威的十余名專家正在制定科學的方案。”
記者:“到井下去過幾次?”
救援人員:“不一樣,有的三次有的四次。”
記者:“每次去多長時間?”
救援人員:“有十小時以上,十二小時十三小時,像我們這是從凌晨兩點到下午1點半。”
記者:“凌晨兩點,你們要到什么地點來進行搜救?”
救援人員:“要到30坪,117,112,113。”
記者:“那里面是什么樣狀況,可以給我們描述一下嗎?”
救援人員:“那里面瓦斯吹的,煤和瓦斯都吹出來了,整個巷道給推一半,大夯,礦車都給舉起來了。”
記者:“向里面搜救最難的是什么?”
救援人員:“最難的因為沖擊波一沖,一冒頂,人員進入不好進入,爬著進,相當困難。”
記者:“搜救了幾個人員?”
救援人員:“搜救了十三四個。”
記者:“他們搜出來的狀態的什么樣的?”
救援人員:“狀態有死亡的,還有有知覺的。”
記者:“你背的這個是什么東西?”
救援人員:“是增氧呼吸機。”
記者:“就是保障自己的呼吸的,什么情況下使用這個設備?”
救援人員:“在有濃煙和一氧化碳的情況下使用。”
記者:“這個能保證用多長時間?”
救援人員:“能保證四個小時。”
記者:“這個是干什么用的?”
救援人員:“這個是吸氧障礙輔助器。”
記者:“每個人背的都是這樣一個東西。”
救援人員:“保證我們在有毒有害氣體災區行進工作時保護自身安全工作使用的,可以說救護隊依賴的一個裝備。”
記者:“這兩天睡覺了嗎?”
救援人員:“還沒有,也知道家屬的那個感情,作為救護隊員,我們也非常希望自己再苦再累點,把他們找著,給家屬一個交代。”
截止23日6時,已有420人成功升井,其它井下作業的108人中,已發現104具遇難礦工遺體,最后4人也已經發現大概位置,并正在進行搜救。
鶴崗礦難發生后,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已趕赴黑龍江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事故現場指導事故救援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任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組長,著手查明事故原因。
作為國有重點煤礦,新興煤礦是一個井下安全設施比較完備的礦,因為“安全生產和信息化建設基礎良好”,曾被選定為中韓合作“煤礦防災三維信息系統”項目示范企業。導致這一次礦難發生原因會是什么呢?
事故發生后,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由瀆職侵權檢察廳派員介入事故調查,重點圍繞事故背后是否存在官員不作為、亂作為以及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職務犯罪展開調查。
11月22日,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煤監局局長趙鐵錘趕到事故現場。在聽取企業負責人匯報時,趙鐵錘指出,盡管事故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新興煤礦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是不爭事實。在聽取匯報時,因為感覺報告內容避重就輕,趙鐵錘多次打斷對方發言,要求他們要實話實說。
救援人員高達3000人,趙鐵錘表示,這次傷亡巨大和作業面人員過于集中有關。
為了追求產量,核定能力145萬噸的新興煤礦開掘的采掘工作面多達21個,同時又沒有采取串聯通風方式,容易因為通風不暢而引發瓦斯事故。
一小時左右的耽擱時間里,是人為因素還是另有原因?
就這樣104位礦工被礦難奪去了生命,直到現在還有四個人生死不明。據礦方統計,當時井下有528名當班礦工,但是在與死神賽跑的時候,只有420個人跑了出來。
事故的善后工作現在已經展開,我看到的消息說,有關方面已組成108個工作組分赴遇難和下落不明的礦工家中慰問安撫。親人離去給遇難礦工家庭帶來了怎樣的變故呢?我們遇到了一位來找弟弟的家屬。
礦工楊忠友的哥哥楊忠學:“只能來看看你,不知道你咋樣啊,老三,老三,祝你平安啊,可堅持住啊,哥也沒有力量救你啊。”
這位對著幽深的巷道正在祈求的市民名叫楊忠學,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新興煤礦事故搜救現場,焦急地等待自己弟弟楊忠友的消息。
“這就是井口,白天看不見,有沒有122的人。”
“沒有,我們是通訊電纜的。”
楊忠學說,自己的弟弟楊忠友今年四十歲,是新興煤礦的井下工人,事故發生時正在井下作業。21號清晨,自己得知礦難發生的消息后就立刻來到了現場,已經在這等了二十多個小時,卻始終沒有打聽到弟弟的消息。
“黑天我睡不著,我趕緊過來看看。”
楊忠學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后,楊忠友的愛人和孩子也得知了消息,但自己擔心她們承受不了打擊,堅持不讓她們來到現場。天亮后,記者隨苦苦等待了一夜的楊忠學見到了他弟弟的家人,這就是楊忠友的愛人,由于急度焦慮已經暈倒過了好幾次,正在醫院搶救。
礦工楊忠友的親人:“別人就告訴她,礦上出事了,她知道她愛人昨天晚上夜班啊,她就擔心,她就問我了,她說,二姐,生產咋回事啊,聽說新興礦出事了,爆炸了,我聽他們走道的說的,這蹬蹬蹬她就往新興礦上跑。”
這就是楊忠友的孩子,小姑娘今年剛剛十三歲,一家三口人只有楊忠友一人工作,每月工資兩千元左右,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礦工楊忠友的愛人:“天天回來,給他準備好被,躺那,就一腦袋栽那就睡著了。”
親人們說,礦難發生后,楊忠友的女兒三十多個小時連口水都沒喝,一直陪在母親身邊,仿佛一夜間長大了。但除了給母親擦擦淚水,這個十三歲的孩子所能做的,也只有是和親人們一起等待。
關于這次事故,許多媒體提到一個關鍵點:既然如有關方面公布的那樣,幾乎提前了一個小時就預見到了瓦斯超限,并及時發出警報,何以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里,仍然有百余人身陷已經被確認為極度危險的井下?難道一個小時的時間,竟然不能通知到所有下井的礦工及時撤離?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導致了讓礦工及時撤離的指令延遲?
顯然,對于這個極為明顯的漏洞,有關方面應該及時跟進追查,看看這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里,有沒有人為耽擱的因素?1121礦難到底是一起什么樣的事故?
國務院1121礦難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今天說,根據對黑龍江新興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現場初步分析,事發礦安全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不認真、不徹底,是一起責任事故。
11月22號,鶴崗市新聞宣傳部門安排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推出了三名礦工代表,這三名礦工在此次礦難中表現出色,發現險情及時,除了自己獲救外,還救助了其它多位礦工。然而在采訪中,這些生還礦工提供的一個情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獲救礦工:“1點37左右,發現瓦斯超限,瓦斯濃度在10%以上。”
礦工們說,他們最早發現瓦斯突出是在11月21號凌晨的1點37分,在向地面指揮中心匯報后,立即向地面撤離。但真正發生爆炸卻是在凌晨兩點以后。
獲救礦工:“在2點半左右吧,2點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