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路線圖浮現 ——
73歲的趙人偉再次成為決策部門的座上賓。
這位因研究收入分配制度而獲得過孫冶方獎的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前所長最近頻繁地穿梭于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研究室、中央政研室等高層部門,反復力陳他的觀點。
“嘴巴都說干了。”趙人偉對本報記者說。
趙說,收入分配問題說了十幾年了。但這次有些不同以往——在今年5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收入分配改革終于排上了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議事議程。國家發改委也已經拿出了一份收入分配改革“路線圖”。
“八條”草案小范圍亮相
自國家發改委取得了收入分配改革立法的主動權后,這項工作具體由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承辦。學者出身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從2005年8月份起分管這個司。近期引人矚目的《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見》從這個時期開始加速制定。
這份文件的草稿,2005年12月21日曾在一個小范圍內短暫亮相。其時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在武漢召開八省市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座談會。草稿曾在會上給與會者傳閱,會后即收回。
文件草稿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八個方面:
建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收入分配秩序;
實施反壟斷的分配調控政策;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加強對勞動者報酬的宏觀管理;
加大對城鄉貧困人群的救助力度;
加快完善社會保險制度;
加大稅收對收入差距的調節力度;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
這八個方面涵蓋了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貫徹了“調高、擴中、保低”的收入分配調節路線圖,反映了發改委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總體構思框架。
不過,發改委系統官員表示:“這個還很不成熟。”
武漢座談會后,國家發改委又就收入分配改革問題頻頻召集有關專家和國家統計局、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座談,方案正在密集修改中。
“反壟斷的分配調控”
就業和收入分配司2003年隨發改委一同成立時,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在2000年超過0.4的國際公認警戒線,而在它成立三年后的今天,這一系數已接近0.45,并且還在繼續攀升。
“短短二十來年,中國從一個收入分配最為平均的國家,一躍成為貧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之一。”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副代表湯敏說。“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相對滯后,已成為制約整體改革順利推進最明顯的薄弱環節。”發改委系統一位官員說。
事實上,這一積累多年的矛盾已經牽動關于改革方向的爭論,到了不能不引起中央高層高度關注的地步。
一般觀點認為,中國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擴大,在于舊的收入分配體系打破后,新的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而從發改委正在起草的上述方案來看,“建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收入分配秩序”是重建收入分配體系的第一把鑰匙。
而當前分配秩序的混亂最突出地體現在兩塊:一塊是部分壟斷型國企;另一塊是公務員工資——這也是政府可以調控的兩部分人群的收入。
“在初次分配中,國有單位分配秩序混亂,部分國有企業的工資福利發放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和結構不合理,不同部門、地區甚至同一地區的公職人員間收入差距過大。”履新之初,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就在發改委系統就業和收入分配工作年度會議上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此論斷的背后,有著許多令人不安的數據。
華信惠悅公司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2004年曾經聯合做過一個國企領導人的薪酬調查報告。報告表明,我國國有企業負責人收入存在著較大的地區、行業、企業差別——同為石油行業的國有企業負責人,年收入差距達5倍以上。冶金行業收入最高的國企負責人(118萬)是礦業收入最低的國企負責人(6.31萬)的18.73倍。
而根據2003年公開的年報,中國石化、寶鋼股份和華能國際是該年度實現利潤較好的三家國有控股公司。寶鋼股份負責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為85.34萬,中石化負責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為28.4萬,華能國際負責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為47.34萬。
報告還指出,隱性收入和職務消費已成為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在很多國有企業,包括住房、汽車、通訊、勤務人員乃至公務宴請、出國考察、旅游、體檢、療養、辦公室裝修等,均可納入職務消費范疇。
“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國企領導的職務消費額一般是其工資的一二十倍。”報告說。
我國國企職工的工資實行的是與工效掛鉤的制度,工資總額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或國資委審核。為什么還會出現工資過度發放的問題呢?
“主要是有些國有企業采取虛報利潤的方式,我們無從查實。”相關部門的官員說。這位官員認為,即使有些行業的國有企業產生了巨額利潤,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壟斷所得,這樣的工效掛鉤制度就很值得商榷。
一個例證是,近幾年隨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上游壟斷企業效益好轉,職工工資福利也水漲船高。
“國有壟斷企業的高工資福利,雖然對我國基尼系數的影響權重不大,但它放大了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加劇了社會矛盾。”趙人偉認為。
那么,應當如何重理收入分配秩序呢?
發改委的政策箱里至少有如下幾條:“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監管,逐步實施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雙重調控。規范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薪酬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和完善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福利待遇貨幣化。”
組建全國收入改革領導小組?
改革方案設計的另一個難題是,將來方案一經敲定之后,將通過什么樣的機制來操作和落實?
在記者同專家及發改委系統官員的接觸中,大家普遍認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知易行難。
“收入分配是整個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經濟發展的綜合反映,單獨動肯定動不了。”趙人偉說。
人們的收入來源取決于生產要素報酬,即資本的報酬、勞動的報酬和其他資源例如土地的報酬。而十六大提出的“堅持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如何平衡不同生產要素的分配,顯然是一個系統工程。
于是,在發改委近期方案的征集中,一部分意見提議成立一個全國性的“收入分配委員會”。
此論以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王建倫為代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王在一份《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里,建議成立“全國收入分配改革領導小組”,統一決策。
“我國現行的收入分配,包括已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都是由各主管部門分別按照不同群體設計的,對各群體在收入分配之間的關系顧及不足,收入分配政出多門,管理體制混亂。”王建倫在解釋這一建議的依據時說。
目前收入分配領域主要涉及三個部門,人事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和國家發改委。其中人事部主管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資;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主管企業工資(國資委監管的160多家企業的工資已經劃歸國資委);國家發改委的任務則是全面協調。
據記者了解,即使是當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各家都在拿方案。比如,公務員工資改革這一塊,人事部也在拿方案。
因此,一部分專家建議,有必要成立一個由發改委、勞動部、人事部、財政部等部委組成的專門機構,統籌協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當然,現在還處在方案競爭時期,事情還不確定。
“機構最后能否成立,取決于有關部門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視程度。”參與此項改革的人士說。(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汪生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