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遺產保護利于展示中國的科學發展觀
文化遺產作為人歷史文明的符號載體,是其原生時代人類活動的客觀記載,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文化遺產必須得到有效保護,才能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然而,為發展經濟而漠視甚至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卻屢屢發生。《1996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列舉的5種“有增長而無發展”的現象中,無根的增長(rootless growth,毀滅文化,降低了人們生活質量的經濟增長)和無未來的增長(futureless growth,造成資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經濟增長)就是對不顧文化遺產的保護,一味以犧牲環境(歷史人文環境)降低人們生活質量來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的批評。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如何與經濟的發展相協調正在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中國較早認識到文化遺產的價值,加強了保護和收藏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從以文物保護為中心,后增添了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重要內容,再轉向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多層次體系。目前,中國正著力建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包括技術、法制等方面的一整套措施,其宗旨在于處理好歷史與發展的關系。
文化遺產最為有價值的遺留是它的活動主體與表達方式同時存在,人們可以直觀地、統一地看到一個文化生命現象,一個活著的文化。人們可以通過與傳承者對話、交流、參與、體驗、學習等來理解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從中得到真切的感受、教育和感悟。“歷史精神的本質并不在于對過去事物的修復,而在于與現實生命的思維性溝通。” 這就是在理想狀況下文化遺產業的基本社會功能,也是我們必須對其真確性加以保護的意義所在。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為了使人類的生活更加幸福,使人類的創造出更多、更高級的文明。這也是中國當前倡導科學發展觀的應有含義。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文化遺產保護,就是要正確估計文化遺產自然損毀程度,正確測算環境的合理承載能力,正確評估發掘文化遺產的技術要求,有計劃、科學合理地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使文化遺產的保護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
四、文化遺產保護利于展示中國和諧的民族與國際關系
文化相對穩定的存在形態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體則是某個特定民族。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可以折射為文化關系。通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可以再現中國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從而體現中國多民族的以及與國際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淵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蒙古族長調民歌”榜上有名。前者分布在中亞、南亞、西亞、北非19個國家和地區,新疆處于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最東端。作為東西方樂舞文化交流的結晶,它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歷史。“蒙古族長調民歌”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志性展示。作為現存的跨境分布的文化形式,是中國首次與外國聯合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是中蒙兩國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目前,中亞國家響應中國倡議,表示愿意將“絲綢之路”作為聯合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絲綢之路”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在中國境內有4000多公里,西經南亞、中亞直達歐洲,總長達7000多公里,是溝通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把古代的中華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沿著這條通道,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傳到西方,西方的數學、醫藥和天文學傳入中國。對于這樣一條重要的“文化線路”應該加強保護,“絲綢之路”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應是當之無愧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官員也說,對于人類有普遍意義的世界遺產應是超越國界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活動,對于各民族、各國家和諧相處將是一個積極的推動。(陳鋒:中國藝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