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6月24日電題:“活樹變活錢,青山變銀行” --浙江麗水開展林權抵押貸款獲“多贏”的調查與啟示
新華社記者沈錫權、張道生
浙江省麗水市率先將深化農村金融服務和林權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使林農手中的林權證變成一張張“綠色信用卡”,為落后山區農民生產創業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以此活了林權、富了林農、綠了群山。
林地資源成了“林地資本”,農民不用砍樹也有本錢搞經營
記者在當地調查時發現,在金融危機形勢下,大批返鄉農民工和林業企業生產生活陷入困境時,林權抵押貸款盤活的資產成了他們發展生產的重要融資途徑。
慶元縣隆宮鄉隆宮村返鄉農民工吳成富,原本在外地當貨車司機。去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工廠的訂單少了,吳成富丟了工作,回家后的他一度為找工作犯愁。
“當時就想自己搞點事情做做,苦惱的是手上沒有本錢,起不了頭。”直到家人提醒可以用林權去抵押貸款,吳成富如夢初醒,通過林權抵押獲得貸款7萬元后,建起了一家土特產加工廠,開張后生意相當紅火。
從2007年4月發放第一筆林權抵押貸款以來,截至目前麗水市已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28億元,惠及林農10125戶,有利推動了當地百萬山區農民創業發展。
在麗水采訪期間,當地群眾形象地說,林權抵押貸款讓“活樹變活錢、葉子變票子、青山變銀行”。
在金融危機中曾一籌莫展的浙江興南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能起死活生,也是托了林權抵押貸款的“福”。公司總經理駱美強告訴記者,從2007年開始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原有產品出口大幅減少,“當時就想轉產,可是沒有資金更新機器設備。后來,公司利用企業60%的林權作為抵押,貸款200萬元才緩解了技改的資金周轉難題。”
林權抵押貸款是金融和林改的結合,它破解了林業史上盤活森林資源難和農村信貸史上農民抵押貸款難兩大難題。麗水市委書記陳榮高說,林權抵押貸款把“死”的資源變成了“活”的資本,概括起來,這項制度可以說是“用最少量的錢,幫助了最需要錢的人,辦成了最需要辦的事”。
制度出效率,“給錢給物不如給政策”
“推進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致富,給錢給物不如給政策。”麗水市林改辦副主任毛小榮說,作為浙江省的欠發達地區,山林資源是麗水最大資源,林地面積占浙江省的1/4,林農人均山林面積近10畝,因此推進林權抵押貸款,無疑是當地最大的惠農、扶農政策。“麗水市有山林2100萬畝,即使以每畝山林價值1000元計算,理論上能夠盤活的融資總量即可達到210億元,為農村發展注入動力。”毛小榮說。
記者了解到,麗水林權抵押貸款工作的最大特色,是在全國率先構建了由林權管理中心、森林資源資產收儲中心、林權交易中心、森林資源資產調查評價機構組成的林權流轉服務平臺
“農民的森林資源拿到銀行去抵押,銀行不知道它的具體價值,這就需要一個獨立的評價機構進行評估后為銀行出具報告。”毛小榮說,除了這一機構外,三個中心的建立則為林權流轉搭起了一張交易網,“林權管理中心負責林權確認、變更、過戶、抵押登記等服務;收儲中心為貸款提供擔保,并負責對抵押林權的收儲和處置工作;交易中心主要負責發布收集和發布流轉信息,組織林權流轉招標拍賣等交易。”
三平臺一機構的建立,為麗水森林資源流轉和林權抵押貸款的運作創建了一個規范高效的大舞臺。2007年以來,麗水市公開流轉林木、林地538起,面積14.5萬畝,成交金額達1.5億元,全市催生了300多家各類林業合作組織,其中有林業專業合作社118家,擁有社員1.2萬人,帶動農戶8.8萬戶,連接基地70萬畝,有效促進了林業現代化,集約化經營。
“在新機制的帶動下,麗水的林改形成了‘人人有山,不是人人經營山,卻人人可從中受益’的局面。”毛小榮說。
銀行加入“護林隊”,生態保護有保障
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讓農民得到了實惠,那么對于原本不熱衷農村市場的金融機構,是否自愿加入其中,在此過程中發放的大量貸款又是否會形成不良資產?
在中國人民銀行麗水市中心支行行長孔祖根口中,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個數字,從2007年開展林權抵押貸款以來,截至目前不良貸款為零。“之前也有人擔憂過,一旦貸款還不出來,銀行手里堆積大量的抵押物,銀行豈不是要變成‘林場主’?事實證明,因為有機制保障,在開展林權抵押的過程中,銀行也是受益者。”孔祖根說,由于有合理的評估和流暢、高效的交易體系,一旦貸款還不出來,可以對抵押物進行處置,所以銀行的風險非常低。
不僅未“吃虧”,在開展林權抵押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反而收到了多重效益。孔祖根說,在推進林權改革過程中,開展林權抵押貸款,為金融機構進入廣闊的農村信貸市場開拓了渠道,麗水的金融機構已形成了貸款品種多、參與金融多機構、配套政策多的良好局面。
林業部門的統計顯示,目前麗水的活立木蓄積量達到5899.8萬立方米,比“九五”期間增長了54.82%。同時,麗水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0.8%,所屬的9縣(市、區)生態環境質量全部進入全國前50強,其中4縣(市)名列全國前十位,已成為整個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綠色生態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