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銀監會一位人士表示,災區受損房屋和房主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各家銀行直接受影響的房貸規模也不一樣,目前很難提出一刀切的最終處理辦法。
地震過后,生活還得繼續。
但去年剛通過銀行貸款在都江堰買了一套房子的姚友平(應受訪者要求,系化名)現在仍不能確定,他的生活能不能從頭再來。
都江堰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據估算城區近九成房屋不能繼續使用,姚友平的房子就在其中。剛在震災中失去兩位親人的他,強忍悲傷的同時,又要為近30萬元的銀行貸款犯愁。
還貸爭議
姚友平告訴記者,僅他的親友圈中就至少有八九個家庭面臨著同樣的困擾,而震災波及的各個市縣中,“樓在人不在,人在樓不在”的情況,也是相當普遍。對他們來說,天災無法抗拒,政府和銀行理應出臺政策,減免房貸,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重新起步。
但建行成都分行房貸部一位姓周的人士認為,商業銀行沒有義務承擔地震等巨災造成的信貸損失。“如果嚴格依法辦事,房貸肯定是要還的,”他說,“但現在情況特殊,銀行很可能面臨人樓兩空的窘境,國內銀行迄今并沒有成熟的處理辦法。”
據他透露,近日他們部門已接到上級通知,正在加班加點搜集統計災區內房屋貸款客戶的數據資料,下一步將根據建設部專家的排查意見,匯總房屋受災及借款人現狀,上報總行審議。
成都守民律師事務所王德波律師認為,根據《民法通則》,貸款者和銀行分別擔當債務人和債權人的角色,而房屋產權便是銀行發放貸款時收取的抵押品。“但抵押品的滅失并不導致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關系的終結,銀行可以從追索貸款者的其他財產中優先受償,”他分析道,“也就是說,在還貸面前,貸款人無路可選。”
不過姚友平的苦衷也有目共睹。“我現在是一貧如洗,連身上的衣服都是別人捐贈的,我并不想賴賬,只是希望銀行多站在受災群眾的角度上考慮。”他無奈地說。
銀行尷尬
實際上,自汶川大地震以來,災區大量房屋建筑被摧毀,不少人痛失親人和家園,喪失還貸能力后還得背負沉重房貸,政府和銀行將如何處理善后,已成為沉重的社會話題。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地震涉及的個人房屋按揭貸款損失約10.5億元,其他貸款損失應在100億元以上。
按央行近日發布的通知,對無法在原合同約定時間歸還銀行貸款的受災群眾及企業,采取“三不”原則:不催收催繳、不罰息,不做不良記錄。
四川省銀監會一位人士表示,災區受損房屋和房主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各家銀行直接受影響的房貸規模也不一樣,目前很難提出一刀切的最終處理辦法。
“以前地震險屬于單列項目,銀行在放貸時,并未要求借款人必須購買,銀行其實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王德波律師說。
上述銀監會人士表示,銀行在此次災區重建中將面臨一系列的制度創新,但這需要時間,災區應參考國際做法來解決災區受損房按揭貸款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人性化和人道主義是考慮重點。
至于姚友平等受災群眾提出的房屋貸款能否“一筆勾銷”的問題,那位四川省銀監會人士表示,央行近期將出臺指導意見。
“可以預期的是,這個意見將充分考慮銀行與受災按揭客戶雙方的實際困難和基本利益。”他說。
相關
災區貸款將獲寬限
在5月19日中國銀監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按揭貸款房屋在地震中被毀壞,貸款者是否仍需還款的問題,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按照貸款核銷的法規和政策,會有一個統籌的考慮。
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近日分別針對災區貸款群眾實際需要出臺了一些優惠措施,而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張云稱,由于災區許多住房成為危樓無法使用,農業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面臨著較大的風險。
其他各家商業銀行負責人均表示,作為商業運作的銀行,不可能說減免就減免,不過會給客戶提供寬限措施,也會根據不同客戶做不同的安排。
5月23日,中國銀監會又就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呆賬貸款核銷工作發出緊急通知。通知指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于借款人因本次地震造成巨大損失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或者以保險賠償、擔保追償后仍不能償還的債務,應認定為呆賬并及時予以核銷。
通知還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及時認真做好對本次地震災害造成損失的統計工作,及時足額提取有關損失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