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變局中的中國角色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課題組撰寫
在全球經濟失衡不出現調整拐點的判斷下,不存在低成本解決中國貿易順差所致外部不平衡問題的短期措施。
(一)對外貿易領域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
自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并形成了互相協調,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然而,在2001年至今,隨著中國加入WTO組織,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中國經濟受全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最為集中的反映在中國的外部經濟特征與全球經濟失衡的關系方面。
2001年至2007年6月,貿易順差為5023億美元,是1981年至今累計貿易順差的78.4%;而2005年至2007年6月的貿易順差接近4000億美元。盡管最新的研究仍表明人民幣實際匯率的貶值對出口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我們認為近幾年貿易順差快速擴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正在實現通過外向型政策創造比較優勢向依靠大市場培育的規模經濟和近乎無限供給的勞動力條件形成的自發比較優勢的轉變。國內大市場培植的規模經濟進一步鞏固并強化了比較優勢,形成了中國參與國際貿易越來越強的專業化分工格局,造就了當前中國經濟在世界貿易分工格局中獨特的角色——既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產業內貿易的重要伙伴,又是垂直分工中的重要環節——世界制造業的中心,中國成為連接亞洲和其他欠發達國家或地區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橋梁,而且隨著中國經濟自身分工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中國經濟將加快形成自身相對完善的分工鏈。因此對中國貿易地位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以出養進的加工貿易時代。
同樣,我們也不能把中國貿易順差的急劇增長視為是重商主義政策扶植的和內部經濟不均衡的產物,中國正在經歷著從加工貿易國向世界制造業中心轉變的過程,這種正在發生的質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貿易規模和貿易順差不斷加大的同時,中國的對外商品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首先,從出口商品的結構變化來看,中國在初級產品出口增長規模沒有發生較大改變的情況下,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長迅猛,到1995年工業制成品在出口貿易總額中已占85.6%,2006年達到93.6%。而在工業制成品中,機電類和高科技產品的增長尤為突出,成為了中國出口的新亮點。
另外,出口產品結構的另一個變化是我國的消費品、中間品和資本品出口都大幅增長,但其結構逐漸從消費品占大多數轉變為中間品和消費品占大多數。從1995年到2006年,我國中間品出口所占比例從40%增加到50%,資本品出口比例從10%上升到約為25%。
具體再細分,我國中間品出口的增長中半成品以及附件的增長超過了原材料出口的增長。從1995年到2006年,盡管原材料出口仍占大頭,但其在中間品出口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而同期半成品和附件所占比例從約為18%上升到約為42%。事實上,在原材料中,未經處理的原材料的出口額呈下降趨勢,其所占比例從約為14%下降到4%,而粗加工的原材料出口則有適度增長。出口貿易結構的這一變化,無疑是與國際產業轉移的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這是因為,1990年以后工業化國家不僅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亞洲轉移,資本密集型產業也在向亞洲轉移。在這一過程中國幾乎是同時承接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的轉移。
其次,從進口貿易的商品結構看,從1996年到2006年,我國的進口也保持持續的增長,其中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都呈明顯的增長態勢。另外,從2000年開始,各類進口的增長步伐明顯加快,但和出口商品結構相比,我國進口商品結構的變化不甚明顯,初級產品和制成品所占進口比例未發生大的變化,但初級產品進口增長速度快于工業制成品,根據統計,從1996年到2006年,初級產品進口所占比例從18.3%逐漸上升到23.6%,工業制成品所占比例相應地從81.7%下降到76.4%。在初級產品進口中礦物燃油、潤滑油以及有關原料占了絕大部分,并有繼續升高的趨勢,表現為其所占比例從1996年的69%大幅攀升到2006年的92%。這反映了我國進口能源大幅增加的事實。而在工業制成品進口中機械設備比例也持續增加,從1996年的48.3%上升到2006年的59.1%。這兩個特點表明我國進口關鍵設備和短缺原材料的進口占了較大比重。
2、中國的貿易增長范式正在發生著變化。
從1995年開始,中國貿易的增長范式也由政策主導轉向了市場主導。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的進出口差額的變化上。在1994年之后,中國經濟走出了靠初級產品貿易順差來彌補工業制成品進口逆差的“以出養進”階段。1995-2006年,中國初級產品進出口為逆差,逆差額達到4294.82億美元;而同期工業制成品貿易則為順差,順差額達到9856.01億美元。尤其是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初級產品的進出口逆差快速增長,2001-2006年這一逆差達到3877.23億美元,占1995年以來初級產品進出口逆差總額的90.28%。而同期工業制成品的順差則達到7776.96億美元,占1995年以來工業制成品順差總額的78.91%。對比1995-2000年和2001-2006年兩個階段的貿易順差數據,我們發現,1995-2000年工業制成品貿易順差和初級產品貿易逆差之和為1661.46億美元,而2001-2006年間這一數額達到3899.73億美元,后者比前者翻一番還多。最新的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上述趨勢還在進一步的擴大。2007年1-6月,初級產品進出口逆差為795.4億美元,工業制成品的順差則為1920.6億美元。這表明中國已經形成了以工業制造業進出口為主導,并輔之以初級產品進口的國際分工貿易模式。
依據WTO2006年的世界貿易統計數據,1980年中國制造業出口占世界制造業出口的0.8%,1990年為1.9%,2000年為4.7%,而2005年就比2000年翻一番還多,達到9.6%,僅次于美國的10%和EU(25)的44.3%;而在制造業的進口上,1980年中國制造業進口占世界制造業進口的1.1%,1990年為1.7%,2000年為3.5%,而2005年就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達到6.6%,僅次于美國的10%和EU(25)的40.4%。當前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之一。
其二,中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內貿易逐步上升,對發達地區和國家市場的滲透力明顯增加。2005年美國制造業出口總計7325億美元,其中向中國出口290億美元,而2000年為126億美元。2005年制造業部門美國從中國進口2501億美元,占其制造業進口的20.2%,而2000年這一比例為10.2%(美國從世界進口制造業產品9691億美元)。2005年歐盟(25)制造業出口3240.3億美元,其中向中國出口566億美元,而2000年為239億美元。2005年歐盟(EU25)從中國進口制造業1876億美元,占其當年制造業進口總額的6.2%(總額為30422億美元),而2000年這一比例為3.2%(EU15從世界進口制造業17836億美元)。數據中唯一的例外是中日制造業貿易情況。2000-2005年期間,盡管中日制造業貿易規模在擴大,但中日貿易順差在逐步縮小。2005年中日制造業貿易順差只有10億美元,而2000年則為166億美元。
2007年上半年,中歐、中美、中日雙邊貿易額分別為1583億美元、1406億美元和1100億美元,分別增長30.9%、17.4%和14.4%。歐盟仍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美國仍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日本仍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從市場占有率來看,1980年歐盟、美國和日本從中國的進口額占其總進口額的比例分別是0.7%、0.5%和3.1%,2000年這些比例分別為6.2%、8.6%和14.5%,而到了2003年分別增加到8.9%、12.5%和18.5%。因此,總體上,中國與發達地區產業內貿易快速增長,對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滲透力明顯增加,尤其是制造業中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內貿易為中國外貿帶來了大量的順差。其中,美國和歐盟是中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國家和地區。
3、中國對外貿易的比較優勢不但反映為正在出現的產業鏈向上游延伸的規模經濟優勢,同時,在全球經濟新的格局中,中國仍然鞏固和強化了國際垂直分工鏈中的傳統地位。
貿易產業鏈的延長和規模經濟優勢的體現可以用行業的進出口關聯度來衡量,進出口關聯度越低,說明生產出口商品是主要利用了國內的資源,商品出口的優勢體現了國內行業配套齊全的整體規模優勢,而進出口關聯度高則說明出口國在垂直分工體系中所具有的稟賦優勢。為此,我們選擇了進出口的十一大類產品進行相關性檢驗,以判斷中國產業分工的變化情況。
通過實證分析,我們發現在初級產品貿易中,中國的比較優勢在于規模經濟,而在技術含量高的出口產品中,中國也通過其勞動力稟賦優勢,開始進入國際垂直分工體系。另外的研究還發現,在垂直分工的體制中,亞洲、特別是東亞國家作為中國的中間產品提供者的地位在上升,而美國和歐洲的中間產品的供給份額雖然有微小的增加,但是上漲幅度不大。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在高科技含量的行業垂直分工優勢的鞏固,同時也說明在中美貿易和中歐貿易交往中通過提高中間產品的進口份額,可以改善雙邊的貿易差額。
中國制造業在不同行業的比較優勢的差異,在面對匯率波動時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進出口關聯度高的產業,在人民幣升值時出口產品的價格下降會被進口成本的下降所抵銷,因此,對這些行業而言,匯率作為調節國際收支的手段是無效的,而進出口關聯度低的行業情況則相反,匯率是調整這類行業出口的有效手段。這也就解釋了人民幣升值過程中中國的出口結構會進一步向高端行業集中的現象。
總之,中國近些年的貿易發展的總體狀況是良好的,它符合中國自身比較優勢的發揮,同時也順應了國際間產業資本的跨國轉移的趨勢,在全球經濟失衡不出現調整拐點的判斷下,不存在低成本的解決中國貿易順差帶來的外部不平衡問題的短期措施。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貿易順差持續擴大是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自發決定的。任何低成本的短期措施,如適當加快進口、匯率小幅升值等只能夠暫緩外部壓力,難以阻止中國貿易順差擴大的基本態勢。未來中國貿易順差的縮小只能夠在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通過工資制度、社會保障等提高勞動力成本和收入的措施,并伴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過程來實現,這是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