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于輕微通脹期
核心CPI仍處于1%以下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
判斷:在被記者追問“5.6%的CPI漲幅到底意味著什么?”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在通脹前加了一個修飾語——輕微。
□依據
他分析說,一方面,7月份的CPI數據確實超出了人們先前的預期,也遠高于央行確定的3%的警戒線;而另一方面,這種上漲是結構性的價格上漲,主要是受食品價格的拉動,而并非商品價格的全面上漲。核心CPI仍處于1%以下。
在他看來,核心CPI比籠統的CPI更能說明問題。核心CPI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由于食品和能源價格會受到一些異常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大幅波動,并模糊消費價格的真實變動趨勢,因此,一般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費價格之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核心消費價格指數”。
對于質疑中國的CPI數據存在低估的可能性,不能根據CPI來判斷是否通脹的觀點。彭興韻認為CPI數據還是可信的,還是能作為判斷通脹與否的標準的。“個人對物價的感受與統計數據是有區別的,這很正常,這跟個人的消費結構有關系,食品消費占消費支出權重較大的人,目前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會更明顯。”
至于房價是否應該計入CPI,彭興韻支持目前不計入的做法。“住房不是單純的消費,還是投資品。而房屋租金是納入CPI的。這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CPI統計方法。”
□建議
在市場面和學界熱議央行再次加息的靴子何時落地時,彭興韻建議“不要為單純調控而調整利率、準備金水平,配合制度的改革”,“值得高興的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努力,國家外管局12日發布的《關于境內機構自行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通知》,取消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
已經超越溫和型通脹
食品短期供給沖擊造成通脹
判斷:“目前的CPI漲幅情況是糧食豬肉等產品短期沖擊造成的。”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指出,消費需求的增強、貨幣環境的寬松以及通脹預期的逐漸形成和加強助長了食品類價格增長。
□依據
對7月份5.6%的CPI增長,諸建芳告訴記者“7月份的實際CPI比我們預期還要高”,從價格趨勢來看,市場更多地關注食品價格,但同時,他建議從今后的通脹趨勢來看,應該對核心CPI給予更大關注。“核心CPI目前正呈現趨勢性上升態勢,明年的核心CPI將主導CPI上漲。”諸建芳強調。
核心CPI即核心消費價格指數,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由于食品和能源價格會受到一些異常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大幅波動,并模糊消費價格的真實變動趨勢,因此,一般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費價格之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ore CPI)”,并被認為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最佳指標。
□建議
對于物價持續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央行可能會繼續采取緊縮措施,但諸建芳并不認為應立即加息。7月份數據顯示各類食品價格過高是有預期的,央行都已經看到7月份的突然漲價是持續以來積累的結果,包括去年以來價格差額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