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持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閑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低開高走 滬指站上4400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3月末我外債余額$3315.62億 黑石大跌 國家匯投公司虧損5億美元  -5油企獲首批原油經營資格 民企可經銷成品油 高額投資成門檻 -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稱GDP應控制11%內 -中國今年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肉價上漲是新一輪通貨膨脹的前奏?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12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編者按

  受糧食減產和生物燃料需求增加雙重推動,2007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大幅攀升,由此帶動了全球食品價格的上漲,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新一輪通脹的擔憂。為此,本報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對食品價格上漲的微觀成因和宏觀影響進行了深入剖析。

夏業良,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國祥,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經濟發展。

王濟民,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加入WTO農業談判專家咨詢小組成員。

  近期豬肉價格顯著上漲,已經引起各方面的關注,溫家寶總理在各地視察時指示既要強調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也要提高養殖戶的利益。同時國務院檢查組也表示要對城鎮低收入家庭以及在校大中專學生給予相應的補貼。

  豬肉價格顯著上漲的原因

  豬肉價格顯著上漲有若干方面的原因。首先,年初食用油和糧食價格上漲以后,飼料價格也隨之上漲,加上作為主要飼料的玉米近年來被一部分加工企業大量占用,生產燃料乙醇,引起飼料價格的普遍上漲;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農業生產價格來看,我國畜牧產品的生產成本價格指數上漲了約11%;其次,南方部分省份再次發生豬高熱病,生豬死亡率和淘汰率較高。

  此外,市場行情也受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規律影響。

  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去年5月生豬價格跌入最低谷,為5.96元/公斤,養豬業處于虧損狀態。下半年價格逐步回升,生產開始恢復,由于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于運行周期的上升期,這次價格波動是去年以來周期波動的反映。

  從需求方面的情況來看,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尤其是國有事業單位和行政機構工資上漲幅度比較大,而農民的收入增長相對平緩。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國內豬肉消費呈增長趨勢。

  適度的通脹有助中國經濟健康發展

  5月28日,國際著名投行高盛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近兩個月來持續上漲的豬肉價格很有可能將CPI指數推高到4%以上,中央銀行有必要通過加息來平抑通脹壓力。報告說,根據央行年初設定的目標,今年CPI增幅上限應控制在3%這一“警戒線”以內,而眼下CPI已連續兩個月突破3%大關。此時豬肉價格又出現持續攀升,這種通脹壓力將傳導到其他食品上。目前肉價占據CPI權重的8%左右,加上其他食品的帶動效應,未來幾個月內,CPI突破4%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即便CPI突破4%或6%,也不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和居民生活的總體態勢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這一預期的上漲幅度甚至還沒有超過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

  何況人民幣近期升值勢頭強勁,外匯儲備充足,外貿順差依然較大,我們有足夠的防范能力來應對未來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對于目前依然比較溫和的通貨膨脹當然就更不在話下了。

  有些人認為,物價上漲和投資過熱有關,股市的增長拉動消費。我不贊同這樣的看法,因為在中國,豬肉是基本生活消費品之一,需求的價格彈性很小,收入大幅度增加并不會使豬肉的消費量顯著增加,邊際消費遞減傾向和收入效應都會發生相應的作用。

  我認為,從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態勢來看,通脹的壓力并不算大,目前仍在3%左右,除非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有明顯上升,比較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會給居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阻礙。而且適度的通貨膨脹不但不是一種危害,反而有助于中國經濟的健康和穩定發展。如果我們要求自己的收入每年增長10%以上,而日常消費的各種食品、副食品、服務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價格都不上漲,最好是越來越便宜,這顯然是缺乏理性的。

  與我國的高速經濟增長相匹配,應當容許我們的消費品和投資品價格根據市場的自然波動穩定地逐年上升,比如每年在一定的波動范圍內,容許適度提高農產品和副食品以及部分原材料的價格,使得農業生產投資和生產資料的投資獲得穩定的收益回報。

  雖然流動性過剩的風險依然存在,但高增長低通脹的勢頭目前不會發生逆轉,投資品價格也不會迅速蔓延到消費品價格領域,短期內中國不會遭受惡性通貨膨脹的危害。

  有人擔憂目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可能使得不同的收入階層在抵御可能的通貨膨脹風險時處于明顯不同的境地,比如說,豬肉、糧食和副食品漲價對于高收入階層影響甚微,而對低收入階層則形成較大的壓力。

  目前中央政府正在采取相關措施,對于可能遭受較大影響的階層和群體予以政府專項補貼。因此我相信,暫時的消費品價格猛漲不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和危害。

  中國人的肉食消費習慣應改變

  我個人希望,隨著此輪豬肉價格的上漲,中國城鎮居民的肉食消費習慣能夠借勢發生一點改變。因為近十年來,中國城鎮居民營養過剩(尤其是攝入脂肪嚴重超標)的情況較為嚴重。我國城鎮中有40%的成人體重超標,兩成以上患有脂肪肝;全國約有1800萬學齡兒童少年患有高血壓,其中有6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563萬人血脂異常。

  古人說的好:“烹龍炮鳳何足貴,勸君雜食頤天年”。相對于西方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結構,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結構歷來被視為是比較合理的,理由是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具有低脂肪、低蛋白、低熱量、高碳水化合物的特點。除了以糧食及其制品為主,奶蛋肉禽等食品為輔,同時補充瓜果蔬菜等膳食纖維,整體結構較為均衡與科學。所以歐美一些國家的營養學家也開始參考中國的傳統飲食結構來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

  可是,近20年來,我們許多中國人自己卻越來越偏離了較為合理的傳統飲食結構,造成大量的營養過剩疾病。這實在是一件極為可惜和可悲的事情。

  夏業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對話

讓小農戶參與農產品定價

  飼料價格上漲是直接原因

  新京報:最近豬肉、雞蛋價格漲價的原因是什么?

  李國祥:我覺得表面上的原因是飼料價格上漲。而飼料價格漲價,一是由于國際上主要的飼料產地發生了旱災;二是由于美國政府在全球推行生物能源革命,很多人去開發以飼料糧為原料的生物能源。從世界范圍看,產生飼料糧和其他產業爭玉米的狀況,這刺激了玉米價格上漲。從中國看,這也導致了中國的肉蛋價格上漲。這是成本推升價格上漲的因素。

  而且具體來說,禽蛋漲價是禽流感的病害原因。去年夏天以后,生豬價格太低了,很多養殖戶、養殖場退出來,導致目前供應緊張。

  王濟民:我覺得這沒有什么可奇怪的,整個農產品的價格都在上漲,盡管目前豬肉和雞蛋的價格有點兒高,但這是一種理性的價格回歸。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由于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造成玉米價格過高,當然,也有動物疫病的因素影響。

  應建立生產者參與的價格形成機制

  新京報: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李國祥:目前,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一些龍頭企業能夠控制消費價格,控制終端市場的消費價格。比如,去年的生豬生產,飼料價格開始上漲的時候,屠宰、加工的龍頭企業并沒有做積極反應,把價格提上去,而是把價格控制得很死。這樣,成本不斷上升,導致我們小規模的養殖戶不斷退出市場,而且退得越來越多。

  上個星期,我去山西調查牛奶市場。加工廠把牛奶收購價格控制得很死,養殖戶養不起奶牛,因為成本越來越高。之后,養殖戶就開始殺奶牛、賣奶牛,久而久之,肯定會影響市場供應,影響市場價格。也許會出現和豬肉、雞蛋一樣的連鎖反應。

  雖然由于養殖成本上升,肉蛋價格的適當上調是合理的。但如果我們的市場結構得不到改善,養殖戶和農民的利益將受很大的損失。

  新京報:應該怎樣防止這種操縱市場價格的現象?

  李國祥:國家有許多相關法律法規,有很多種調控手段,商務部和發改委都是相關的職能部門,現在的問題是出不出手。最終目的就是要改善市場結構,保證適度競爭。

  對比國外的價格體系,他們比較完善。生產者組織成協會,參與討價還價,參與價格機制,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小的農戶完全沒有參與定價的機會,只有屈服和退出兩種選擇。其實國外也有這種市場結構,為什么價格能夠穩定?就是因為有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這是一種多方參與的價格機制,尤其是生產者要參與進來。

  合作社還是合同制?

  新京報:從長遠來看,中國該如何抵御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

  王濟民:現在世界上有兩種模式抵御風險:歐洲的合作社,美國的合同制。美國的家禽業是合同制的,這種模式的操作方法是企業和農戶簽訂合約,企業免費提供種苗、飼料、疫病防治等,農民只是提供雞舍和勞動力,最后定一個合同價,企業收購,而且美國的整個農業模式都是這樣的。

  中國的農業現狀是一種比較早期的發展模式,慢慢會轉變成那個樣子,勞動力轉移后,農戶的經營規模大了,這樣可以和一些企業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

  至于歐洲,是合作社模式。歐洲的合作社基礎非常好,也是以此為基礎而起家的。合作社是一種法人機構,生產是農民自己生產,而加工是合作社加工,合作社加工后利潤返還給農民。農民和合作社是一體化的,加工企業就是農民的。但這種模式是有前提條件的,只有合作社基礎非常強大之后才可以談,而且合作社的投資需要大量的資金,我們沒有這么大的資金實力。

  目前,中國的企業和農戶之間相互懼怕,不單單是農民怕企業,企業也怕農民。而中國到底走哪種模式,只能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摸索了。本報記者張冰北京報道

來源: 新京報

相關文章:
李國祥:2007農業農村經濟展望
李國祥考察東莞供外來農民工子女用學校
李國祥考察東莞雁田小學
李國祥參觀成都新農村建設
李國祥考察澳大利亞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
李國祥在農村實地考察
李國祥在農村實地考察
李國祥在北京密云
李國祥在農村考察
李國祥簡介
多數農產品價格上漲 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生產不確定性
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60.5元 實增12.1%
李國祥:當前農業主要形勢與對策建議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