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從3月一直奔波到現在,民營油企為了生存,最后不得不捆綁打包賣給外企。”《華夏時報》記者在8日晚上電話聯系上了在沈陽出差的趙友山,身為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下稱中商石油委)會長的他,聲音聽起來顯得疲憊不堪。
欒建軍是東北一家民企老板,他就要把自己的企業賣給外企了。據介紹,欒建軍1996年借來500多萬元組建了一個小型加油站,而今有了一個規模不小的油庫、多個中型加油站和一些小型加油站。這么多的資產就要賣出去,欒建軍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沒法干了,賺的錢全賠進去了。”與欒建軍一樣,很多民營油企老板只能發出一聲嘆息。
“目前,國外公司希望通過兼并民企,擴大銷售網絡。”趙友山承認,新加坡、韓國、泰國的石油公司參與積極性極高,且有意收購的外國石油公司還在增多。
打包出售真相
日前,全國90家民營油企醞釀聯手“賣身”外企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據牽頭方中商石油委的趙友山透露,上述民營油企與9家跨國巨頭談判,15家已簽署意向協議。“之所以出售,是因為沒有固定油源,導致生存極度困難。”趙友山坦誠地說。
來自浙江、遼寧、福建、新疆、山東等地的民營石油批發企業,在中商石油委的組織下,與BP等國際巨頭就“打包出售”進行洽談。“現成的加油站和配套設施,很受國外石油商的好評。”提及是否參與上述洽談事宜,殼牌中國一位職員表示,“他們非常看好中國的前景。”
“出售的企業,在這一行摸爬滾打至少10年了,平均資產上千萬元。”趙友山顯得百般無奈。以遼寧盤錦興隆石化實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興隆石化)為例,其資產就包括7萬立方米的油庫、16家加油站和碼頭、鐵路等。
興隆石化董事長張順杰說:“之所以參與此次‘打包外賣’行動,原因是民營流通企業不能獲得定量的成品油,長期面臨油源困局和眾多跨國巨頭的競爭,不堪重負的加油站因此日益增多。
“缺乏固定油源,石油巨頭壟斷及政策不公平。”趙友山認為,基于上訴3個原因,民營油企欲“委身”于外企,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優勝劣汰是市場行為,何必大驚小怪。”8月8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拋下一句話。
民企遭遇玻璃門
“石油巨頭所到之處,不是收購,就是整合,總之民營油企的日子很難過。”一家民營企業的老板抱怨道。
1999年國家規定由中石油和中石化負責國內成品油批發業務,國內各煉油廠生產的成品油全部交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各煉油廠一律不得自銷。“這造成中石油、中石化對成品油的批發價格和供應量壟斷的格局。”趙友山稱,這是導致民營油企困境的根本原因。
而今年年初商務部公布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中,雖然明確放開市場,但是門檻卻比較高,很多民營油企難以從上述《辦法》中分到一杯羹。“絕大多數的民營油企被排除在外。”原因很簡單,油源、進口權仍然牢牢掌握在石油巨頭手里。
對此,主管能源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2003年5月曾就東北三省民營油企的油源問題作過專門批示,要求兩大集團不能借助壟斷的地位搞不平等競爭。
但是石油巨頭依舊紋絲不動。沈陽一家民營石油批發企業負責人說,油價上漲和限量供油已讓民營老板們不堪重負。類似的壟斷現象,在全國其他省市同樣屢見不鮮。
民營油企也早已因此向有關部門呼吁,要求改變這種現狀。2005年12月12日,在發改委能源局召開的全國油氣產業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不少民營企業家提出,必須要改變石油業的壟斷現狀。而發改委能源局在8月8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回答說:“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如果不破除民營油企遭遇的玻璃門,民營油企就無法改變夾縫中求生的命運。”中國石油大學董秀成教授說,他建議政府“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大膽決策,放民營油企一條生路”。
流通體制成問題
國家發改委8月4日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不得對系統外企業停供、限供成品油。但《華夏時報》記者采訪發現,個別地區(如海南、湖南等)對社會民營加油站限供、停供油品的事件,仍有發生。
“希望國家每年能給1000萬噸成品油,緩解地方民營油企的生存問題,政府可以作為監督機構監管這些油。”對石油民企的出路,趙友山的想法似乎不無道理,“希望國家相關部委盡快進行石油體制改革,從根本上解決石油流通體制問題”。
這與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任玉嶺的觀點很接近。任玉嶺稱,可將生產和流通分開,避免石油巨頭既是唯一的生產者,又是銷售者,導致民營油企永無出頭之日。
今年5月,中商石油委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全國民營石油流通企業因無成品油而生存困難、面臨倒閉的緊急情況反映》。但結果卻是,“高層領導非常關心民企發展,但很多政令根本無法落實,甚至被變相改變”,深受其害的民營油企不計其數。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于6月初曾召集兩大石油集團、商務部外貿司、商改司、中商石油委等,在北京召開協調會議,但在會上石油巨頭與民營油企間的分歧很大。“以前拿‘38號文件’來做擋箭牌,現在拿‘兩大文件’來擋住民企的生存之路。”趙友山憤憤不平地說。
在“38號文件”中,記者看到這樣的表述:“國內各煉油廠生產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石油集團、石化集團的批發企業經營,其他企業、單位不得批發經營,各煉油廠一律不得自銷。”而“兩大文件”是指今年1月出臺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和3月出臺的《成品油經營企業指導手冊》,二者均提高了進入者的門檻,90%的民營油企恐怕只能望洋興嘆。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民營油企要么加快重組整合成大公司,要么被其他大公司收購。現在看來,中國也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