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民勤縣境內保存最好的兩段古長城之一(8月11日攝)。原來氣勢恢弘的城墻現已變成時斷時續的土垛子。
風沙下消逝的歷史印記--沙塵源地民勤古長城遭風沙侵害的調查
新華網蘭州8月28日專電 原來的城墻已經難辨原貌,只留下一個個小土墩,方方正正的烽火臺也已經變成了矮土包……記者在我國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甘肅省民勤縣看到,原本60多公里長的漢、明長城長年來受風沙侵蝕現在已所剩無幾。
有關專家表示,若再不加緊保護,再過二三十年,民勤縣境內的古長城可能會消失殆盡,文明的遺跡將隨著風沙消失。
僅僅20多年古長城城墻平均“矮”了1米
“從1984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到現在,僅僅20多年的時間,民勤縣境內的古長城損毀嚴重,平均下來,城墻最少也平均‘矮’了1米,有的甚至完全消失了。”民勤縣博物館原館長、長城保護組織負責人周生瑞說。
周生瑞介紹,民勤縣境內古長城有漢長城和明長城兩種,均為夯土版筑。兩條漢代長城沿著騰格里沙漠南端進入民勤縣境內,而明長城基本上是明朝時期在漢代長城的西側拼建而成的,從而使境內的漢長城和明長城合二為一。
民勤縣博物館館員、辦公室主任李敬民介紹,根據縣志等地方史料記載,漢、明長城在民勤縣境內原本有近300公里。明代長城很多是在漢代長城一側或直接在漢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的。明代至清初,大多廢棄不用。到民國年間,經過數百年的風雨剝蝕,損毀嚴重。
周生瑞從1995年就開始進行長城保護的工作,在他的印象里,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民勤縣境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長城還有30多公里。而經過20多年時間后,這些長城能夠明顯辨認出的僅僅剩下十幾公里。
“判斷這十幾公里保存基本完好長城的標準實際上已經大大降低了,只要地上還有1米多的土垛子,就算是保存比較完好的。”周生瑞說,“長城現在被大大地削平、墻體變細,甚至干脆消失了。以前是叫地表古建筑,現在只能叫遺跡啦。”
古長城損毀風沙侵蝕是主因
民勤位于甘肅石羊河流域下游,被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包圍,是我國生態惡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沙塵暴高發地區。風沙攜帶著大量的細砂,長年累月地在長城“雕”出一個個大小不一的豁口。
在民勤縣大壩鄉城西村西約1公里的地方,有一段長5公里多的漢長城遺跡。這也是民勤縣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兩段古長城之一。記者在這里看到,原本恢弘的城墻現在只剩下一個個不足2米高、1米到2米寬的土堆,成為魚脊的形狀,一段已經完全隱沒到了沙中。
城西村五組的61歲老人魏昭粨從小生活在長城邊,20多年里,他眼看著長城一點點“矮”了下去。在老人七八歲的時候,這段長城是非常完整的,墻的兩邊也非常光滑平整,小孩子和羊甚至可以在上面走動。
“以前刮風的時候人躲到墻背面,一點風都吹不到。長城‘矮’下去,都是風沙的緣故。以前城墻完整得很,一個豁口也沒有,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風沙越來越厲害,把長城吹得到處都是兩三米寬的豁口。”魏昭粨回憶說。
周生瑞說:“因為漢、明長城都是夯土而成,因此,比石砌長城更容易受到風沙的侵蝕,時間長了墻體極易變酥,風化成散土,風一吹就沒了。特別是城墻上不能有豁口、縫隙,一旦有了,風便夾帶著沙子從中間通過,將縫隙越擴越大,直到引起豁口兩側城墻對內倒塌。”
“長城損毀這么嚴重,風沙侵蝕的因素至少占了8成以上。”周生瑞解釋道。
要區別對待,重點保護長城
周生瑞、李敬民等人同古長城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長城的保護上,他們的觀點也非常一致:“要區別對待,重點保護。”
周生瑞說,由于長城大多位于野外,保護難度比較大。從民勤的長城保護看,關鍵在于恢復當地植被,使生態好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沙塵暴,也可以減小風沙對長城的侵蝕速度。
同時,對于一些已經嚴重損毀的,可以用沙、土先埋起來。“這樣即使是起風沙了,也不會直接危害到長城。風要把覆蓋的沙、土吹走,怎么也得一二十年,那時候即使沒有更好的保護方法,植被也長起來了。”周生瑞說。
李敬民對于長城保護的難度則持擔憂態度。他說:“從現在基層的力量來看,能夠做到的就是加強普查掌握家底,加強巡查把人為因素破壞降低,但對自然的風化、侵蝕卻沒有辦法。”
民勤綠洲最早出現在史前時期,祁連山的冰川融化,在當地形成了一個面積1.6萬平方公里的大湖潴野澤,一直到明清時期,當地還有大小湖泊160多個。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經過多次大規模開墾,當地湖泊迅速萎縮,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民勤綠洲成了茫茫沙漠中的一葉孤舟。
“即使生態保護再好,長城還是會逐漸消失,最終成為遺跡。但民勤古長城這么快消亡,是過去幾十年來生態惡化的必然結果,也是長城給現代人的警告。”周生瑞說。
“作為一個看著長城逐漸消失的文物保護工作者,我們更希望人們能夠從民勤長城的消亡中明白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相信這也是長城想讓我們明白的一個道理。”周生瑞說。(記者宋常青 衛韋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