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定于6月23日(星期三)上午9:00,在中華世紀壇大屏幕廳舉行第十二期“經濟每月談”,本期主題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及其影響。中國網現場直播
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各位媒體的朋友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十二期經濟每月談現在開始。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是《歐洲債務危機是否會造成世界經濟“二次探底”》。今天出席我們研討會的專家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原所長谷源洋研究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江時學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國際經濟系主任劉元春教授;中國現代關系研究員全球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運成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張永軍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德旭研究員。
2010-06-23 09:03:10
各位專家發言之前,我想就今天討論的主題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從2009年10月20日希臘政府宣布2009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超過12%至今,以“歐豬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為震源地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持續了半年有余,雖然債務危機對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經濟的核心沒有造成大的沖擊,但是仍然對歐洲的經濟景氣和消費者信心造成了較大的沖擊,近而干擾了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其影響不容忽視。歐元區經濟一季度修正后的季度環比增長是0.2%,年度同比增長0.6%。其中德國一季度實現了1.7%的同比增長,但是近期的一系列數據已經表明,歐洲經濟目前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甚至是“二次探底”的風險。比如,歐元區16國的經濟景氣指數由四月份的100.6%下降到5月份的98.4%,消費信心指數也由-15%降至-18%,消費者信心下滑,使得歐元區4月的零售額環比下降了1.2% ,同比下降了1.5%。與此同時,4月份歐元區的失業率升至10.1%,創歐元誕生以來的新高。這對于歐元區居民消費的提振并不是好消息。
2010-06-23 09:07:37
近期,主權債務危機對歐元區經濟復蘇的負面影響還體現在英國、意大利、德國、法國等國紛紛大規模削減財政預算,控制日益膨脹的財政赤字,以緩解不斷增長的市場壓力。然而,削減赤字也可能會帶來兩大風險:一是過早過快的實施嚴密的削減預算政策,可能會扼殺脆弱的經濟復蘇,一旦政府壓縮稅收,增加支出,企業和居民都會削減支出。同時通過貿易渠道導致其他國家的出口下降,延緩全球的經濟復蘇步伐。二是削減赤字面臨巨大社會壓力,習慣于高福利的歐洲民眾,面臨著政府降薪、加稅、削減社會保障,甚至裁減公共部門就業崗位等壓力,這將導致較大的社會壓力。
在財政緊縮和消費萎縮的大背景下,短期內歐洲經濟的復蘇將放緩,甚至出現二次探底的風險。因此今年下半年,歐元區經濟恢復的核心動力將是落實歐元帶動下的出口增長。歐元區是我們出口的第一大地區,對歐元區市場復蘇的情況,歐元區運行的情況,對中國出口和整個經濟帶來直接的影響。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在當前面臨歐洲經濟“二次探底”情況下退出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性不大,總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成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干擾因素,弱勢歐元將對經濟體的出口造成負面影響,其中包括對中國造成負面影響。
2010-06-23 09:12:15
還有幾天時間,20國經濟領導人峰會將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舉行,根據外交部的介紹,峰會的主題包括世界經濟形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國際貿易和金融監管等問題。根據前不久舉行的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達成的共識,關于世界經濟形勢,20國集團建議,確保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嚴重經濟財政困難的國家需要加快財政整頓步伐。這些建議與前期一些歐洲國家因債務深化實行的財政緊縮政策不謀而合。關于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20國集團共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多種可能前景進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干擾。不僅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成為了G20的主題,國際監管改革等方面的問題也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存在一定的聯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作為本期經濟每月談的主題,迫切希望來自各位主講和點評嘉賓關于今天主題的精彩觀點。首先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賈康所長發言。
2010-06-23 09:15:21
謝謝鄭理事長,大家好。今天我們就這個主題做的研討可能也是各方面都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我雖然是研究者,很關心它,但是比較坦率地說,我所了解的資料基本上都是依靠媒體,都是二手資料,可能有的專家有特定的渠道可以了解更具體的情況,我僅就我了解的情況談一點自己初步認識,借此機會向各位專家、各位朋友來請教。
談的主題是圍繞“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相關啟示”。
2010-06-23 09:18:03
第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現在的表現已經非常明顯了,在這次世界金融危機沖擊之下,歐洲貨幣聯盟內在矛盾有比以往更加清楚的暴露,這個內在矛盾的暴露簡單概括一下,它的貨幣形式上統一之后,財政政策卻遲遲找不到有效統一的機制,是一個明顯不協調的地方。這樣的一個經濟體以歐洲貨幣聯盟的形式出來以后,進一步發展到現在歐盟共同體里面很多的協調機制是經過多年千辛萬苦才努力打造而成的。
當然我們在一定意義上解讀,說得直率一點,他們也意識到在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間不可避免,國際競爭中歐洲不同的國家需要借助歐盟的形式來應對全球化的潮流,應對國際競爭的壓力,尋求各個民族自己利益和他們相互之間共贏的利益趨向最大化。但是內在矛盾在于,以民族國家的形式形成貨幣聯盟的同時,財政政策方面雖然想協調,想形成一個統一,這個機制看來非常模糊,一旦有金融危機沖擊,壓力到來之后,看不到相對有效的協調機制,我指的特別突出表現在財政政策方面?,F在我們還在密切關注有沒有可能造成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當然好象最近一段時間,比如最近十天、一個星期似乎沒有聽到更有殺傷力的事件和動態信息,當然我們希望他們通過一定的協調,相對平緩的處理現在的困難。但是具體怎么發展,還得密切關注。至少似乎也不像有的觀察人一開始說得那么嚴重,歐洲貨幣同盟走到了“十字路口”,處理不好是否很快引出崩潰的局面,現在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貨幣同盟因為在沖擊之下內部的利益關系首先體現在財政政策直接體現出來,民族國家利益關系得不到有效的協調,最后不得不采取某種方式開始使貨幣同盟萎縮乃至解體。有人設想,過一段時間有一些在這里面不受歡迎的成員逼迫下退出同盟,或者帶頭大哥德國不得以也要退出,我們要做進一步的觀察,要做進一步的分析。 聽起來邏輯上也有一定的道理。德國統一之后,前面一段時間特別抱怨背起東德的報復不堪重負,到歐洲貨幣同盟以帶頭大哥的形式背起了整個歐洲同盟國的“包袱”。
2010-06-23 09:19:13
為了避免出現經濟的“二次探底”,我們中國自己的經濟非常重要,我們自己不是危機的問題,是高依存度的情況下不可能獨善其身,必然要和世界經濟運行中其他的經濟體互動,如果說美國、歐盟、日本這樣主要的貿易伙伴和經濟體,他們有任何比較明顯的經濟走低的表現,都可能對我們形成負面的沖擊,所以我們要密切關注。我體會,現在宏觀經濟運行在決策層上說的一系列兩難,首先一個兩難,我們自己率先回升,雖然一開始看起來的通縮壓力,但同時又不得不提防,如果外部出現“二次探底”,對我們經濟出現回升的勢頭又往下形成一種很明顯的下拉的力量。我們必須在總體政策框架不變的情況下掌握好動態,掌握不同政策工具實施的方向和力度。
2010-06-23 09:26:20
第二,從技術角度談一下,我感覺這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以說已經相對清晰的告訴我們,原來歐盟成員國以3%和60%所劃的警戒線在危機沖擊之下失靈了,在簽訂馬約的時候為了協調不同成員國之間的利益取向。在貨幣聯盟框架認可之后,協調以財政政策為主和其他政策配合起來的利益取向,根據他們的經驗和各個成員國之間利益的討價還價整數化兩條警戒線,也可以稱之為控制線,一個是赤字率,要求每個成員國控制在3%以下,另外一個就是債務率,這個債務占GDP的比重或者相對數要按照60%以下控制。
這個用意很好理解,劃定對以后的經濟體很有影響,中國說3%和60%是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后來我們曾經做過努力,把情況摸清以后,嚴格的說,這不是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在歐盟簽訂馬約的時候經過妥協以后劃定的兩個整數線,想以此來協調利益取向,維持整個歐盟經濟體相對平穩有效的運行。但是這次危機來了以后,實踐告訴我們,這兩條警戒線在過去個別成員國看起來有情況超出可以給予種種提示壓力,和預先的警告,哪個國家經濟層面有所超過,如果不采取我們稱之為的“整改措施”,去消化化解這種局面,如果不采取這種措施,對你所提供的原來那些金融支持,成員國之間原來認同給予的方便條件要有所改變、有所收斂,以此來控制個別成員國自己超出控制線、警戒線。現在看到的情況是,帶頭的國家和一般的國家以及力量比較弱的國家超出這個警戒線,大家自顧不暇。
2010-06-23 09:28:30
聽到的數據,平均起來歐盟成員國前面的赤字率上升到6%以上,公共余額占GDP的比重平均數上升到85%以上。有的研究者提供的數據,法國兩個指標都在這個控制線之上,德國一個指標在這個控制線之上。這樣一種控制線、警戒線失靈的情況,在運行中間表現出實際的運行機理超過也無法實際控制,大家看到這個事不對頭,超過了簽訂馬約認可的量化的界限,但是超過的時候大家都在壓力威脅之下自顧不暇,也沒有實際的方法、可操作的工具實現實際的控制。這很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歐盟如果能挺過這次危機,以后經濟繼續的發展,按照他們的戰略意圖,利用共同體的形式繼續發展也得應對這樣的問題。
2010-06-23 09:3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