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由于國際信用評級下調,葡萄牙借貸成本飆升,股票下跌。人民圖片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面對輿論壓力。人民圖片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發生后,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惠譽廣受批評,甚至處于“眾叛親離”的境地,個中緣由引人思考。人們更加意識到,建立評級機構行為準則迫在眉睫。
信用交易伴隨復雜風險
評級服務需依市場原則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金融市場變得越來越復雜,信用評級已從只關注債務人自身,發展到具有公共品性質。作為一種重要的制度安排,信用評級廣泛存在于資本市場、銀行信貸、商貿等領域。目前,由于系統性風險未納入評級模型,致使標準普爾等業內三巨頭的評級在美國次貸危機、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中暴露出明顯缺陷,這說明評級理念的更新已迫在眉睫。
現代信用交易廣泛而深入,信用已成為新型的、獨立存在的虛擬資本,信用資本的構成與風險不僅與財務、融資能力有關,更與誠信意識、社會信用關系及信用價值取向相關。信用評級要發現并預期信用資本運行的風險與特征。如果不能獨立于實體經濟而開展評級,其評級結果必然是在實體經濟向上時,評級結果大都也好;經濟下滑時,評級下調,并且出現從“AAA”驟降到“CCC”的鬧劇。試想,剛剛被降級的西班牙、希臘、葡萄牙等國家主權債務的信用在短期內能有多大的改變?這樣的信用評級不會令人信服,市場不會需要這個沒有任何獨立價值或附加值的中介服務。
理論上講,市場上的評級服務應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中介服務,不應由政府主導、做具體的評級規定。如果評級機構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就應按市場原則自然發展,自由競爭,優勝劣汰。機構內部也應按公司治理結構原則來經營管理。股東構成不能與市場交易方有利益沖突,不能與評級活動或被評對象關聯交易;董事與監事會構成中應設立獨立董事、監事。美國的信用評級起源是市場自發行為,但快速發展起來卻是靠政府,靠行政制度安排。正是美國證監會等管理機構的安排,才使債券發行必須通過三大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