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9年第4次新聞發布會2月25日下午15時在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舉行,向新聞界介紹《漢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范》兩項標準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開播有關情況。
- 續梅:
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歡迎大家參加教育部今年第4次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發布的內容有兩個大的方面:第一個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漢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范》,這也是關于漢字部首的兩項非常重要的標準;第二個是發布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將于下周(3月2日)正式開播的消息。這兩個內容沒有太大關聯,我們原來考慮是想分兩次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情況,考慮到“兩會”之前,新聞界的朋友可能都比較忙,所以還是放在一次會議上進行發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各位嘉賓: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長;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兼總編輯陳力女士;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張書巖;天津師范大學教授陳燕老師;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總監徐錦培。
下面,首先請李宇明司長發布關于《漢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范》。
2009-02-25 14:46:35
- 李宇明:
今天非常高興來參加新聞發布會,和在座的媒體朋友、中國教育電視臺的媒體朋友見面。我們今天主要發布《漢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范》。我們知道漢字是非常悠久、非常有文化內涵的文字。把漢字編到一塊兒,要分很多部,這個部首像班長一樣,就是作為這一部字的領頭人放在前面。因此,這個部首雖然每一部字的班長,把這個字和誰編在一塊兒是有規律的,按照意義和形體,這樣就有了部首。編部首,它的目的是為了查字,我有一個字去哪兒查,知道了它屬于哪一部,我就可以查到。這就是部首的作用。
2009-02-25 15:04:34
- 李宇明:
過去為了檢字,到現在我們整個進入信息化的時代,很多信息都是靠漢字把它編排在一起,所以現在的漢字編排和漢字檢字實際上也是信息編排和信息檢索的一個重要關系。漢字不管分成多少個小組,分成多少個部,哪個字歸到哪個部也應該有規則。所以,今天規范一個是漢字要歸到多少個班,歸到多少部,然后哪些人進到哪一個部去就叫“歸部”。部首最早的時候,我們東漢時期一個天才的文字學家叫許慎,他在《說文解字》首創是540部,但是漢字的發展演變就是意義和字形的矛盾不斷發展的過程,后來越來越重視形的變化,很多形不一樣,于是后來部首就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了。到了明代《字匯》是214部,清代《康熙字典》也是214部。后來我們《新華字典》第9版之前,189部、214部,等等。這樣給我們的教育、辭典編纂、信息檢索都帶來一些困難。所以,社會發展的需要、文化傳承的需要,要求根據今天漢字情況來統一部首。
早在1983年的時候,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出版局聯合發布了《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這個部首表得到了大家廣泛的應用,在應用中大家都覺得這個草案很好。我PPT列舉的這些都是采用了《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的一些重要的字典、辭典和檢索的檢字法。在這個實踐的基礎上,從1983年到2009年,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對原來的草案進行了適當調整和補充,形成了今天的《漢字部首表》。主要調整和補充的地方是三個方面,一個是主部首和附形部首的確立;二是部首排序;三是部首表的使用規則。
2009-02-25 15:13:35
- 李宇明:
《漢字部首表》規定主部首201個,附形部首99個。主部首,比如橫折,再比如主部首“人”,單立人是它的附形部首,這是我們民族的一個基礎性的工作。在使用規則上我們采取了靈活的變通處理,因為使用者知識優先,不一定完全了解這些知識,他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處理。字詞典的編纂也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有一些靈活的處理。比如說“風”,有繁體字和簡體字,對于一些字典可以變形立部,某一些辭書可以采用主部首和附形部首同時立部,比如“車”和“玉”。
下面,我再介紹《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范》。GB13000.1這個字符集總共漢字20902個,有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我們用的是國家標準,所以叫GB,它的代號用“國標”的漢語拼音的首字母來寫。有了部首表,又要解決哪一些字應該歸到哪一部,在漢字部首歸部方面我們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在漢字信息處理、辭書編纂等方面有各種不方便的地方,有的時候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我們發布部首歸部規范以后就起到了統一的作用。這個歸部原則是按照字形的特點來歸部的,比如拿到一個字,首先從左、上、右、下哪個能成為部首,能成部首就選成部首。比如說“文質彬彬”的“彬”,一看是“木”字旁的部首,那就到“木”部去查。再比如“聞”,一看外部是“門”,就不要到“耳”那兒查。如果左邊和上面都不是部首,那就取右邊或取下邊,如“穎”就取“頁”做部首,“染”就取“木”做部首。如果幾個部首疊合或者單筆也有一些規定,比如說江西的簡稱“贛”,在左邊取部的時候,可能有一點一橫,或者一個“立”,一個“音”,等部首疊合的時候就取“音”來歸部,實際上文章的“章”從字義上來講不應該是“立”,真正從字義上講應該是“音”“十”章。作為音就是音樂,十章音樂,就是成為一章。還比如“兵”,上面應該是“斤”,下面是一橫兩點,一撇一點。我們這次歸部實際上就是要解決很多的亂寫漢字、亂說漢字,使我們文化傳統有割斷的現象。
2009-02-25 15:16:37
- 李宇明:
《漢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范》都是推薦性標準,鼓勵社會使用。我們國家標準是有特點的,有一些是強制性標準,有一些是推薦性標準,也就是說我們歡迎你使用。因為語言文字跟別的東西不一樣,它牽扯到每一個人,我們沒有辦法用一個一成不變的非常嚴格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人。這兩個標準的發布,對于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促進漢字部首排序檢索的統一、推動辭書編纂、漢字信息處理以及漢字教學等,都有重要意義。這兩部規范已由語文出版社出版發行。
最后,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講一點我們后面要做的工作。我把它叫“余言”,它有兩層意思:一是余,就是多余的話;二是言,就是說。信息化和文化傳承是當下兩大熱點話題。信息產品中的語言文字標準過去更強調技術性,我們看到過去很多字形的輸入法拆字,主要是考慮技術,與教育領域相關的語言文字傳承常常有差距,因為教育界在使用信息化產品的時候主要講究學理、講究字理,這樣就出現了學校的信息化教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不協調,老師和學生用的軟件和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文字情況出入差別很大,這樣很不利。怎樣克服這樣不協調的現象,怎么樣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語文教學,是值得我們今天思考的一個問題。
2009-02-25 15:22:55
- 李宇明:
近些年來,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加強了面向漢語漢字教學標準的制定工作。近期將發布兩個標準,漢字部件規范標準和漢字獨體字標準。過去漢字部件,各地編的書都不一樣,有些叫絞絲,有的地方叫扭絲。單人旁有的叫立人,有的叫單人。在網上搜索哪個偏旁部首的時候,有時候也許還找不到。現在漢字教學中,有些教學法為了讓學生好記隨意教,根本不管這個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說“饑餓”的“餓”,有些老師跟學生這樣講,說“餓”好記啊,餓左邊是食字旁,吃飯啊,我要吃飯就餓了,下面老師就會問,要是一個蟲子旁,一個“我”,那是我要成為蟲子嗎?那一個單人,一個“我”,就是我要做一個人嗎?如果一個“女”,一個“我”,是我要做女孩子嗎?實際上是形旁的關系,我們感覺到在漢語文化傳承和信息化方面應該做更多的工作。當然,我們這些規范標準都是為教師、為信息教育產品的研發人員提供知識規范,我們不主張把這些東西直接教給學生,特別不主張去難學生、考學生,語文課應該教得生動一點、活潑一點。不要讓所有的語文知識代替能力。因此,這些只會對從事教育的人帶來幫助,而不會增加教學難度。如果哪個單位發出的東西讓學生去背,我想那是最拙劣的。通過這些規范來促進中小學信息教育與漢語漢字教學保持一致,探討悠久燦爛的漢字文化在信息時代能夠更好傳承的課題。而這些也許和我們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將會有關系,我們可以和陳總一塊兒再合作。
我就介紹到這里,大家如果有問題,我們還有兩個課題研究組的同志可以解答。
2009-02-25 15: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