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煤炭新政:建專項基金彌補環境欠賬 電價年內上調可能性很小 -銀監會規范貨幣經紀和交易行為 指引全文 答問 抓股市風險教育 -滬指收盤站穩5300點 今年兩市IPO達79家 最牛散戶疑涉內幕交易 -法制辦:電信重組或納入反壟斷管理 中移動TD放號或延至明年4月 -中國力爭十一五完成城市成片棚戶區改造 城市綠化要達"四減" -個別外企環境違法問題已引起重視 潘岳:制度建設比"風暴"更艱辛 -中國將征燃油稅替代養路費 多項收費停 車船稅與養路費不合并 -中國打擊地下錢莊繳獲現金9300余萬 銀行業總資產已近49萬億 -央行:房貸異常增長拉高中長期貸款 外資套現我房產回報超100%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 國企將上繳紅利
中國四種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好、資源潛力大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12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9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全社會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

規劃中提到,根據初步資源評價,我國資源潛力大、發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能、生物質能、風能和太陽能。

1、水能

水能資源是我國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根據2003年全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全國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億千瓦,年發電量2.47萬億千瓦時;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億千瓦,年發電量1.75萬億千瓦時。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約70%在西南地區。長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紅水河、瀾滄江、黃河和怒江等大江大河的干流水能資源豐富,總裝機容量約占全國經濟可開發量的60%,具有集中開發和規模外送的良好條件。

2、生物質能

我國生物質能資源主要有農作物秸稈、樹木枝椏、畜禽糞便、能源作物(植物)、工業有機廢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全國農作物秸稈年產生量約6億噸,除部分作為造紙原料和畜牧飼料外,大約3億噸可作為燃料使用,折合約1.5億噸標準煤。林木枝椏和林業廢棄物年可獲得量約9億噸,大約3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折合約2億噸標準煤。甜高粱、小桐子、黃連木、油桐等能源作物(植物)可種植面積達2000多萬公頃,可滿足年產量約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需求。畜禽養殖和工業有機廢水理論上可年產沼氣約800億立方米,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約1.2億噸。目前,我國生物質資源可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5億噸標準煤,今后隨著造林面積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

3、風能

根據最新風能資源評價,全國陸地可利用風能資源3億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風能資源,共計約10億千瓦。主要分布在兩大風帶:一是“三北地區”(東北、華北北部和西北地區);二是東部沿海陸地、島嶼及近岸海域。另外,內陸地區還有一些局部風能資源豐富區。

4、太陽能

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年日照小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屬于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北、山東、遼寧、吉林、云南、廣東、福建、海南等地區的太陽輻射能量較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

5、地熱能

據初步勘探,我國地熱資源以中低溫為主,適用于工業加熱、建筑采暖、保健療養和種植養殖等,資源遍布全國各地。適用于發電的高溫地熱資源較少,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區,可裝機潛力約為600萬千瓦。初步估算,全國可采地熱資源量約為33億噸標準煤。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相關文章:
中國為什么要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
未來十幾年我國將投資2萬億元發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 2020年比重達15%
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全文)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重點:水能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
國新辦就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舉行新聞發布會
發改委:2020年大型電企可再生能源發電占8%以上
發改委: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所有企業一視同仁
可再生能源
圖片新聞: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封頂 可容納約4萬人 創四世界之最
2008—2009年國際航線分配方案公布 新開通27條歐美航線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聚焦十七大前中國人事任免
· 中國反壟斷法出臺 向壟斷說“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絡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