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11月24日電(記者 駱曉飛)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中國西部“聚寶盆”--柴達木盆地的資源潛力正在得到釋放,循環發展理念的引入和實踐,帶來了盆地內資源型工業經濟由物理意義上的“質”和“量”的提升向“化學聚合反應”和“清潔生產”轉變。
察爾汗:“循環”理念孵出化工產業集群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青海鹽湖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也是目前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之一,走進其位于察爾汗鹽湖上的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鹽田旁,一處新建的廠房已拔地而起,不遠處的另一片土地上仍然忙碌著建設者的身影。
“這就是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目前一期已經全部進入試車階段,二期預計明年試車,三期也已經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丙}湖集團副總經理李浩放指著新建廠區說。
據介紹,1999年之前的30年間,伴生資源極其豐富的察爾汗鹽湖中,只有鉀肥得到了開發利用,其他大量的鈉、鎂、鋰等資源都被當作“廢物”排放。
“每提?。眹嵉穆然浘鸵a生大約3.5噸的氯化鈉和15噸的氯化鎂。雖然這些尾礦被作為廢料儲存了起來,并沒有對環境造成污染,但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崩詈品耪f。
2001年,青海鹽湖集團百萬噸鉀肥生產項目被列為首批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重點項目工程開工建設,為了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鹽湖集團借助西部大開發帶來的歷史機遇,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鹽湖所等科研院所進行科研攻關,并以技術突破為依托,先后啟動了加快鹽湖資源開發的一系列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2005年10月,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被列為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與此同時,鹽湖集團以氯化鉀綜合利用為主的一期項目正式開工;2007年和2009年,以氯化鈉綜合利用為主的二期項目和以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為主的三期項目又分別開工建設,正式拉開了在察爾汗打造國內最大鹽化工基地的序幕。目前,鹽湖集團鉀肥年產能已經超過了20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