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既要保護耕地又要保障發展,可以說,我們面臨著雙重的壓力。怎么解決這個難題?
徐紹史:我們國家人多地少,后備資源也十分稀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要發展,城市要增加,人口要增長,生態要保護,這一切都給保護耕地帶來了巨大壓力。出路在哪里?我講三個方面。首先要落實堅守紅線,嚴格監管責任。發展是硬道理,保護耕地也是硬道理。所以,各級政府要講政治、講大局,要與黨中央國務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保持一致,這個一致應該是思想上的一致,發展理念上的一致,否則指標上的一致是做不到的。在這個基礎上,各級政府要維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嚴肅性,要落實中央關于土地調控的宏觀政策,要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占用土地的行為。
第二,要破解既保護耕地又保護發展的命題,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既要節流又要開源,現在建設用地當中閑置土地、空閑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約有400萬畝,我們國家還有各種人為因素造成的廢棄地2億畝,未利用地39億畝。“十五”期間我們每年通過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年均428萬畝,所以保障發展的潛力是很大的。關鍵在于各項建設盡量不要去占耕地,必須占的就要少占,能用劣地的不要去用好地,占用的土地要高效地用好。這兩年各個地方土地整理復墾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大家從媒體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報道,我們要把這種積極性保護好、維持好,跟地方一起爭取盡早地破解既保護耕地又保障發展的命題。
第三,要走出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新路?,F在我們城鎮人均建設用地大大高于國際水平,我看到一個對全國644個城市的統計,人均建設用地已經到了133平米的水平,我們的城鎮規劃標準是100―120平米,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均建設用地的面積更低。所以,城鎮化建設用地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城市里各種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土地利用效率也比較低,建設用地的再利用開發潛力也很大;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的總量數倍于城鎮的建設用地,遷村并點、治理空心村、退宅還田的潛力也非常大;公路、鐵路、水利建設節約用地的潛力也很大。我們要轉變粗放外延增長的方式,迎接集約、節約用地的深刻變革,需要巨大的勇氣。實際上只要擠一擠、逼一逼,思路有了,辦法也就有了。
保護耕地和保障發展存在著辯證關系,只要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轉變,18億畝耕地就能保護好,并且利用好,吃飯不會成問題,發展也會有保障。
記者:最近,社會上對小產權房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徐紹史:根據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建設使用農村集體土地,法律規定只有四種情況:一是農民的宅基地,二是農村公共設施的用地,三是農村興辦的村辦企業或者聯營企業,四是根據擔保法,使用農村集體用地抵押權。除此以外,都是現行法律不允許的。
對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問題,國土資源部始終是重視的,從1999年開始就在全國不同地方開展了農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試驗、試點,現在正在不斷地總結經驗,在適當的時機再提交國家立法機構,通過立法來解決。
記者:房價問題是一個敏感又嚴峻的話題。近幾年來,國家一直在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調控。過去采取限制土地供給的辦法,結果反而需求增大,房價進一步上漲。針對這種情況,您認為應該從哪里入手破解難題?
徐紹史:房地產市場問題是當前中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證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地運行是中國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目標。我們也關注到最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價格上揚的問題,根據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要求,今年國土資源系統加大了房地產的土地供應。據統計,今年1―5月份,住宅用地的土地供應量比去年同比增長35.5%,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應總量比去年同比增加76.3%,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供應總量比去年增加166%。當然,土地從供應最后轉化為住宅的提供上還有一個時間過程,我們期待這些措施實施之后,房地產價格會平穩下來。 (學習時報第398期 記者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