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從制度安排上進行變革,否則土地專項檢查就不得不持續進行下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景國如是表示。
李景國多年來關注國土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研究,他所說的土地專項檢查是指7月17日國土資源部和監察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開展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專項行動的通知》。
這次專項活動主要是對2006年10月啟動的“土地查違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進行復查,重點復查2005年1月~2006年9月新增建設用地的清理情況,重新梳理已排查的土地違法違規案件線索。
與這次專項活動相呼應的是,近日國土資源部還和審計署、財政部、監察部、建設部聯合開展了“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問題”專項檢查。
問責制引入專項行動
在持續的土地專項檢查下,我國土地違法行為已經得到了初步遏制。國土資源部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到5月份,全國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4245件,涉及土地的面積22萬畝,這個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3.6%和12.14%。
雖然土地違法案件有所下降,但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認為,我國土地違法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違法形勢依然嚴峻,堅守耕地紅線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因此,在成立國家土地督察一周年之際,國土資源部再次收緊對土地專項檢查的關口。并且,這一次將土地查違的矛頭更加明確地指向地方政府。
這是因為土地違規的重點是在地方政府,李景國表示,“按照目前的有關規定,我國土地一級市場為各級地方政府所壟斷,不難想象,土地源頭的違規甚至違法行為自然大都與地方政府有關。”
7月12日,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坦言,以地方政府為違規主體的違法行為,無論從土地違規的面積還是數量上看均占到了80%。
此次查違行動還將首次引入“問責制”。對轄區內繼續多發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對土地違法違規行為不制止、不組織查處的,對土地違法違規問題隱瞞不報、壓案不查的,要嚴肅追究有關地方政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國土資源部還要求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堅決糾正以罰代法的行為,從重處理土地違法違紀責任人,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賤賣土地成檢查重點
在談到地方政府違規形式時,李景國用了八個字:“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他指出,由于地方政府違規成本很低,付出的代價小,所以地方政府土地違法違規現象屢查屢犯、屢禁不止。例如占多報少等都是地方政府慣用的手段。
“我們發現一些市、縣政府默許、縱容乃至在背后操縱違法違規用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擅自設立和擴大開發區,擅自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違規侵占基本農田,損害農民權益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徐紹史強調。
這次專項清理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是否將應出讓的土地作劃撥處理,是否將應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土地按協議方式出讓,出讓金的定價、收支是否合法合理,以協議或者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后有無違反規定改變規劃用途的問題等。
李景國認為,住宅用地已基本規范為“招拍掛”的出讓方式,“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行為主要集中在非住宅用地特別是工業用地方面。”
李景國表示,土地違法現象屢禁不止是地方政府受利益驅動造成的,因此要從根本上制止包括低價出讓土地等行為在內的土地違法違規行為,制度改革是必要的,包括推廣物業稅、土地收益收支兩條線、加大違規懲罰力度等。王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