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價格漲幅前高后低
2008年我國價格形勢經歷了從快速上漲到急劇回落的過程。受全球通貨膨脹和國內結構性供給短缺影響,主要價格指標如CPI、PPI在2008年上半年延續了2007年的上漲趨勢,并相繼于2008年2月和8月達到本輪上漲的高峰;此后,隨著國內農副產品供給改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國內生產企業存貨調整以及翹尾因素的減少,主要價格指標急劇回落。
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前高后低。2008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9%,漲幅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從2007年5月份開始,受生豬疫情、生產成本上升和前期價格過低等多種因素影響,豬肉等多種農副產品價格輪番上漲,推動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屢創近年來新高。特別是2008年2月份由于南方冰雪災害和春節因素的雙重影響,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達到8.7%,創下1996年以來的新高;此后隨著農副產品供求改善與價格回落,加上翹尾因素逐漸變小,CPI從高位開始回落。CPI全年各季度同比漲幅為8%、7.8%、5.3%和2.5%。從食品和非食品分類看,食品價格上漲14.3%,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從消費品和服務分類看,消費品價格上漲7.3%,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價格上漲1.3%,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
工業品價格前期漲勢明顯,后期急劇回落。2008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9%,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5%,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生產者價格顯著走高,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漲幅在2008年7月份達到15.4%的高點,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漲幅在2008年8月份達到10.1%的高點;此后,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暴跌,加上國內生產企業從9月份開始存貨調整,減少了原材料采購,導致原油、煤炭、鋼材等主要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下跌,我國生產者價格漲幅也急劇回落。工業品出廠價格全年各季度同比分別上漲6.9%、8.4%、9.7%和2.5%,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各季度同比分別上漲9.8%、12.4%、14.9%和4.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各季度同比分別上漲17.5%、23.8%、23.8%和16.2%。
進出口價格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先漲后落。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進口價格漲幅持續提高,加大了國內通貨膨脹壓力;7月份以后,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進口價格迅速回落。相比進口價格,我國出口價格波動幅度相對較小,但也經歷了從上漲到回落的過程。進口價格各季度分別同比上漲16.8%、20.9%、20.7%和0.9%,出口價格各季度分別同比上漲9.1%、10.5%、8.7%和6.3%。
勞動報酬增加較快。2008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2192元,同比增長18.3%。其中,城鎮國有經濟單位2332元,同比增長17.8%;城鎮集體經濟單位1333元,同比增長20%;城鎮其他經濟類型單位2132元,同比增長18.9%。據抽樣調查,2008年前三季度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為1358元,同比增長19.2%。
GDP縮減指數有所回落。2008年我國GDP為30.1萬億元,實際增長率為9.0%,GDP縮減指數(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與按固定價格計算的GDP的比率)變動率為7.2%,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
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繼續推進。2008年12月18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同時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的間接接軌,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流動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
(四)財政出現赤字
2008年全年,全國財政收入(不含債務收入)61316.9億元,同比增長19.5%,增速較上年降低12.9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支出62427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收支相抵,2008年財政赤字1110.1億元。
財政赤字的出現源于下半年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同時財政支出有所增加。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呈前高后低、逐月快速下滑態勢。上半年,經濟增長快,企業效益比較好,同時受匯算清繳2007年企業所得稅入庫較多、稅收政策調整翹尾增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全國財政收入增長33.3%。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放緩,企業利潤增幅下降,并且在企業所得稅稅率大幅下調基礎上,為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出臺了一系列稅費減免政策,全國財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下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5.2%,其中中央本級收入下降0.9%。2008年5月汶川地震和下半年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導致中央財政支出較以往增加。
(五)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順差
2008年,國際收支總體狀況得到一定改善。經常項目依然是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但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外資流入平穩增長,外債增速有所放緩,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有所下降。截至2008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1.95萬億美元,比2007年年末增加4178億美元,增長27.3%,增幅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
截至2008年9月末,我國外債余額4419.5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8.3%。其中,登記外債余額2881.5億美元,比上年末上升19.8%;短期外債余額2800.4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27.2%,占全部外債的63.4%,占比較上年末上升4.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