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地區能耗、環境治理與保護情況 21
2007年,各地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平均能耗水平趨于下降。初步核算,全國全年能源消費總量26.5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8%;單位GDP能耗下降3.27%,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總量分別比上年分別下降3.14%和4.66%。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單位GDP能耗最低,主要原因是其服務業比重較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相對較高,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依賴性相對較弱。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省市萬元GDP能耗均在0.9噸標準煤以下,單位能耗降幅超過4%。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中,資源、能源消耗型比重偏高,節能降耗難度較大,但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四川省對部分高耗能行業執行了差別電價政策;江西省設立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和生態保護獎勵基金;河南省淘汰落后產能、關閉“五小企業”力度加大,全年關停小火電機組占全國目標的20%。
2007年,各地區探索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在環境治理、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產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59%,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1%,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各地區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數量穩步增加,清潔生產、循環經濟試點有序實施。各級政府部門更加重視節能環保工作,普遍出臺了相關政策并加大實施力度。松花江、太湖、洞庭湖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強;浙江省“百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順利實施;廣東省及珠三角地區環保規劃全面啟動;廣西農村沼氣入戶率達到39.2%,居全國首位。
金融支持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上海、江蘇、浙江、重慶、甘肅等地人民銀行出臺了金融支持節能減排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部分地區金融機構推出了“綠色信貸”工程、“能效貸款”等金融創新產品。江蘇省部分企業還與世界銀行等簽署了溫室氣體減排購買協議,開創了利用市場機制和新型金融工具實施節能減排之先河;浙江嘉興等城市初步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
目前,盡管各地區普遍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但由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重化工業加快發展,各地區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有所增強,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壓力依然較大。因此,在繼續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節能環保工作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理順資源和環境價格,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積極借鑒國際經驗,探索在國內試行排放配額制、發展排放配額交易市場,通過金融市場發現價格的功能,調整不同經濟主體利益,有效落實環保和節能減排。同時,建立有效的信息機制,引導金融市場對與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生產能力配置給予支持。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技術,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四、價格和勞動力成本
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內農產品供給約束、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性產品調價等因素影響,2007年國內消費物價水平創11年新高。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4.8%,漲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1%,漲幅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漲4.4%,漲幅比上年回落1.6個百分點;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7.7%,漲幅比上年提高6.2個百分點。各地區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差異較小,西部地區漲幅略高于其他地區;東北地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漲幅明顯高于其他地區;中西部地區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高于東部和東北地區;而東部地區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明顯低于其他地區。
各地區居民消費價格均明顯上漲,東部地區漲幅低于其他地區。2007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分別為4.1%、5.1%、5.4%和5.1%,分別比上年提高2.8、3.6、3.7和3.6個百分點。全國有一半的省份CPI漲幅在5%以上。增長最快的青海、貴州、廣西漲幅均超過6%,福建漲幅最低,為2.4%,與漲幅最快的青海相差4.2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價格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原因。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食品價格漲幅分別為11.1%、13.1%、13.3%和12.9%,中西部地區食品價格漲幅高于東部地區(見圖14)。
各地區生產價格指數各季度同比漲幅呈現倒“U”形波動,地區間差異較大。2007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分別上漲2.2%、5.4%、4.6%和4.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分別上漲5.0%、5.9%、5.9%和5.0%。大部分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仍明顯低于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下游行業生產成本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但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黑龍江等資源富集地區,采掘業占比相對較高,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要高于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山西省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7.4%,漲幅居全國第一,比當地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高2.1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在全國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下游地位,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幅度在各地區中最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各地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各季度同比漲幅逐季擴大,中西部地區漲幅低于其他地區。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分別上漲8.2%、7.8%、7.4%和9.9%。全國有6個省份漲幅超過10%,北京、廣西漲幅全國最高,均為14.4%,西藏最低,僅為1.1%。需要密切關注各地區農資價格的快速上漲可能給農業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引發糧食和食品價格加速上揚,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專欄 3 通貨膨脹預期調查
通貨膨脹預期是公眾對通貨膨脹在未來的變動方向和變動幅度的一種事前估計。通貨膨脹預期會影響消費、儲蓄和投資行為,從而影響未來真實的通貨膨脹水平。為了解當前居民通貨膨脹感受狀況,分析影響居民通貨膨脹預期的各種因素及通貨膨脹預期對企業定價行為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初分別以隨機抽樣和典型調查的方式對全國20個省市的居民和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回收居民樣本10798份,其中有效樣本10295份;企業樣本1243份,有效樣本1243份。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和企業對2007年整體價格水平上漲感受強烈,預期2008年價格漲幅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勢頭趨緩。居民對2007年整體價格水平的通脹感受達29.9%。居民對食品上漲幅度的感受為36%,其他分項商品的價格上漲感受也在10%-20%。居民對2008年的通脹預期低于2007年感受,但維持在較高水平,為19.7%。其中,對2008年食品價格上漲預期為20%,較2007年感受回落16個百分點;對醫療保健、娛樂教育和家庭設備價格2008年上漲預期則接近2007年感受上漲幅度(見圖15)。
居民對2007年整體價格水平的通脹感受高于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4.8%的漲幅,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在通貨膨脹較高或變動較大時,由于不確定性增加,居民通貨膨脹感受容易出現偏差。二是食品類低價商品價格上漲較快,可能對感受通脹的影響大于其所占比例應有的影響。三是公眾對通脹的感受主要基于經常購買商品的價格,而價格指數則還考慮不經常購買產品的價格。四是同比價格指數對通貨膨脹的衡量存在滯后。居民通貨膨脹感受偏高,會對通貨膨脹預期產生影響,調查表明2008年的通貨膨脹預期也維持在較高水平。而較高的通貨膨脹預期可能通過影響居民的消費、工資定價等行為對實際通貨膨脹產生推動作用。因此,需認真研究居民通貨膨脹預期與感受,采取必要措施穩定居民通貨膨脹預期,抑制通貨膨脹。
從影響居民通貨膨脹感受的相關因素看,一是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與其對整體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感受程度總體上呈負相關。家庭月收入低于800元的居民對整體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感受程度均最高,分別為33.2%和39.5%。家庭月收入高于20000元的居民對整體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感受程度相對較低,分別為25.1%和28%(見圖16)。二是居民購買食品的頻率越高,對整體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感受程度越高。其中每周購買食品4次以上的居民感受最強烈,分別為30.4%和38.7%。從各類商品價格上漲感受與總體通貨膨脹感受之間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看,食品、家庭設備價格上漲感受對整體通貨膨脹感受的影響較大。
從影響居民通貨膨脹預期的因素看,調查顯示,居民的通脹預期受通貨膨脹感受的影響比較明顯。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較大,但居民的年齡、職業對通脹預期影響不大。居民通貨膨脹感受越強烈,其通脹預期也越高;收入越低者通脹預期越高,收入越高者通脹預期越低;居民受教育程度與其通脹預期總體上呈反向關系,具有小學及以下、中學及相等學歷、大學本科或專科學歷的居民預期2008年整體物價分別上漲28.5%、20%、18.3%。此外,通貨膨脹預期越高,居民越有可能要求提高工資,從而帶動下一輪物價上漲。約90%的被調查居民在2008年有提高工資的要求,平均要求工資上漲38.5%,高出通脹預期18.8個百分點。
從企業對通貨膨脹的感受和預期狀況看,企業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形成較為一致的預期,并成為企業調整產品出廠價格的首要因素。企業感受2007年原材料、勞動力和主要產品價格漲幅分別為19.4%、11.3%和11.8%,并預期2008年主要原材料價格和工人工資分別上漲12.9%和10.1%。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競爭者調價是企業調整產品價格時最主要考慮的因素。為應對成本上升壓力,絕大多數企業認為有必要調整產品價格,被調查企業2007年平均調整價格3.7次。但多數樣本企業在調整價格時不采取“立即調整到理想價位”策略,“信息收集處理需要時間”成為制約企業定價策略的重要因素。僅21.7%的企業選擇立即調整到理想價位,32%的企業選擇逐步調整到理想價位,48%的企業選擇先觀察一段時間再作決定。
通貨膨脹預期是否穩定會影響未來真實的通貨膨脹。當通貨膨脹預期保持穩定時,某些產品價格(例如食品、能源價格)一次性的上漲不會導致價格總水平的永久上漲,而只會改變其相對價格。反之,如果一次性的價格上漲引起了通貨膨脹預期的改變,并且導致工資和價格的輪番上漲,它就會轉變為持續性的通貨膨脹。因此,應采取綜合措施穩定通貨膨脹預期,維護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一是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加糧油肉蛋菜的供應,平抑食品價格過快上漲的趨勢。二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收入分配制度,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承受能力,穩定低收入者的信心。三是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公眾全面客觀看待和分析價格上漲形勢,樹立公眾對宏觀調控的信心。四是充分發揮多種政策的配合作用。
各地區職工工資普遍上漲,勞動力成本顯著上升。2007年,全國職工平均工資2.49萬元,增長18.7%,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分地區看,各地區工資水平均較上年大幅增長。東部地區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仍然最高,但增速最低。中部地區工資水平相對較低,但增長率最高,為21.1%,較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見表24)。全國有一半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漲幅超過20%,西藏最高,2007年工資漲幅達46%。各地區農民工工資也快速上漲。甘肅省農民人均外出務工收入增長18.2%,對農民純收入增加額的貢獻率為33.1%;河南、四川、陜西等勞務輸出大省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幅也在20%左右。同時,各地普遍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吉林省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140元;江蘇省月最低工資標準平均上調13.2%;山東、青海、寧夏等地各檔次最低工資標準增幅也都超過20%。各地區都加大了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遼寧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原來的853元提高到1000元,甘肅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證金8.3億元,增長22.6%。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企業用工成本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勞動力成本和社會保障水平的合理上升有利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能力,同時也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供求形勢和生活成本的變化,有利于促進民生改善與和諧社會建設。但需關注勞動力成本上升對通貨膨脹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