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版圖全面盤活
從兩省一市的證券化程度看,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W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家數(A股)為1722家,流通總市值達到145632億元。其中,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家數為161家,流通市值為20281億元;浙江省上市公司家數為139家,流通市值為4700億元;江蘇省上市公司家數為126家,流通市值為5122億元。整體來看,兩省一市上市公司家數為426家,總流通市值達到30103億元,兩項分別占上市A股的24.74%和20.67%。由此可見,以兩省一市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上市公司,在我國資本市場的地位舉足輕重。
觀察長三角上市公司,會發現很多的“第一”。有曾經名列“A股第一高價股”的中國船舶;有國內最大鋼鐵上市企業寶鋼股份;有國內最大規模的汽車上市企業上海汽車。
據介紹,由于地緣因素,長三角資源型企業較少而制造型企業優勢比較明顯,自主創新型企業較多;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金融、物流等服務型企業的發展提速,產業結構將呈現“三、二、一”的發展格局。
這一格局在長三角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上得到了體現。除了傳統產業機械設備(29家)、紡織服裝(16家),信息服務和設備、醫藥等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家數較多,兩大領域的公司數分別達到25家和27家。而作為第三產業的建材、商貿、房地產等上市公司近年明顯增多,分別達到18家、26家和26家。
長三角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當然離不開金融業的帶動。長三角目前擁有9家金融類上市公司。這9家公司范圍較廣,涵蓋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領域,從而為長三角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如上海的交通銀行、海通證券、中國太保、浦發銀行,江蘇的南京銀行、浙江的寧波銀行等,快速發展備受外界關注。
由于低端生產企業密集、土地資源捉襟見肘,加之勞動力成本顯著提高,長三角制造業轉型成為必然。東吳證券認為,長三角制造業上市公司中,以傳統行業的公司居多,它們的轉型將主要以提高技術含量、發展完善產業鏈及服務渠道為突破口。作為轉型的代表,東方市場的發展軌跡非常說明問題。
長三角經濟研究專家指出,在打造現代制造業方面,靈活性高、產業能級高的產業備受推崇。這方面的典型是申能股份、復星醫藥等老牌制造型企業,它們通過開發新能源,推行行業整合等方式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程度,以實現業績快速增長。
最后是電視、廣播、出版業、創意產業等面向民生的服務行業。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側重于向公眾提供物質消費服務;以新業態和新的服務方式來創造需求,引導消費;以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和生活服務,指導民生。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策規劃措施的逐步規劃落實,相關長三角上市公司如中視傳媒、陸家嘴、東方明珠、百聯股份等長期發展前景都值得期待。(記者張曉峰 沈明)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