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韓國經濟受到重創,為了圖謀復興與發展,韓國于1998年提出“文化立國”戰略,從國家意志的高度明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向。韓國政府是全力而系統領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典范。經過數年勵精圖治,到2004年,韓國躍升為世界第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強國,為東亞國家發展文化產業樹立了榜樣。(1)立法建制,保障優先發展。韓國將低消耗、高利潤、高附加值的文化創意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以優先發展。從1998年開始出臺了《國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1世紀文化產業的設想》等綱領性文件,促進文化產業起飛。在“1999-2003年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中,明確提出三步走戰略:第一,在法律、資金、人才、組織等方面打基礎;第二,開拓海外市場,發展外向型產品,促進“韓國文化世界化”;第三,建設一大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產業經營。1999年以來,韓國制定、修訂和實施了《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文化產業促進法》、《保護電影電視法》、《影像振興基本法》、《著作權法》、《電影振興法》、《演出法》、《廣播法》、《唱片錄像帶及游戲制品法》,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政策法制環境。同時,韓國政府也在加強文化產業的職能部門建設。1994年,文化觀光部首設“文化產業局”主管部門;2000年,設立“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由文化觀光部、財政經濟部、外交通商部、行政自治部、產業資源部、信息通信部、企化預算處以及廣電出版音像游戲等有關負責人參加,履行決策、督察、調研職能。2001年,文化觀光部又下設“文化振興院”,具體扶植文化產業發展。此外還有民間自發組建140多個行業社團,致力于各行業的自律與發展。為了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政府積極進行了文化體制改革,造就文化企業。(2)建立文化創意資金支持體系。這一體系大致包括產業預算、專項基金和投資組合三種。韓國政府不斷提高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預算支持,2000年突破國家預算的1%,2001年升至9.1%,進入“1萬億韓元時代”。專項基金用于扶植相關產業發展,如有文化產業振興基金、信息化促進基金等。“文化產業專門投資組合”則是以動員社會資金為主、官民共同投資運作的資金支持方式。韓國政府還利用稅收、信貸等經濟杠桿,獎勵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例如為重點發展游戲、動畫等風險企業,對進駐文化產業園區者提供長期低息貸款,減少甚至免除稅務負擔。(3)規劃籌建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業園區是產學研聯姻,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研究開發、技術培訓、信息交流、生產制作的“集合體”。建立文化產業園區,是韓國文化產業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途徑。(4)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韓國提出培養復合型人才,構建“文化藝術和文化創意產業雙贏”的機制。主要環節有:完善人才管理系統,保障人才培訓、認證、儲存、使用;利用專門院校、網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培養;加強專業培訓;加強國際人才交流。(5)發展外向型文化經濟。在文化出口戰略地區建立“前沿據點”,加強市場調研開發,集中力量開發樹立品牌,積極開展跨國合作,構建海外營銷網絡,利用國內市場收回產品制作成本,通過海外市場盈利。(參見上書,第152—172頁)
法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顯著特點是政府的鼎力引導。法國的對文化產業的重視與管理在世界上是最突出的。二戰以后,法國率先設立文化部,負責管理文化發展的管理事務,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管理模式。(1)保護和扶持民族文化,抗衡美國文化霸權。在全球化浪潮中,法國不遺余力地倡導“文化例外原則”,堅決反對把所有的文化問題(包括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納入世界貿易的商業規范之中,借以抵制美國文化霸權的入侵。1999年,文化通訊部提出“文化例外與文化多元化”,把文化領域分為兩部分,其中戲劇、出版、新聞、建筑等可以參與全球化市場,影像事業(包括電影、廣播、電視、圖書館、博物館、檔案及其相關領域)等則為不可妥協的部分。為了限制美國文化產品的滲透影響,在大力發展本土文化產業之余,還制定相應的守土措施,主要包括大力宣傳本國文化開展凈化法國活動,資助本國影視制作業的發展,聯合歐盟國家一齊限制美國文化產品進口。2001年,法國向聯合國提出“文化多樣性原則”,形成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實行文化產業高度統一管理。法國全力打造文化藝術大國,為了發展文化才發展文化產業,因此更注重產品文化價值,不相信市場機制可以達到此方面功效,所以在文化事務管理方面精心籌劃毫不懈怠,謹慎處理經濟與文化至上的矛盾,堅守法國文化大國地位。在管理思想上,法國認為市場機制雖可藉由交易與價格機制誘發“創意”的產生,但市場亦有嚴重的缺陷顯而易見。藝術、文化與創意在本質上屬于主觀的創作與評鑒,因此以價格來當作評斷的依據,容易產生投機炒作的弊病。若著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反而容易忽略了文化的本質而使其產生質變。因此,中央政府通過文化通訊負責文化產業宏觀政策的制定,還設有地方文化事務司負責文化產業政策落實,后者職權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文化產業領域,從而實現文化產業管理上的高度統一。(3)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法國政府文化部年財政預算均占國家總預算的1%之上,地方政府還要投入兩倍于中央預算的資金,用于發展本國文化。高額投入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積極打造文化高端市場。法國政府對文化的財政投入,是通過簽訂文化協定的契約形式確保實現政府的管理目標,這是法國文化管理的獨特之處。法國政府非常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資修建大型文化工程,文化設施建設是法國最重要的文化產業。
綜上所述,各國政府立足社會發展需要和國情實際,奮起作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追隨第二波現代化潮流,導入文化創意產業航道,在戰略政策、法律制度、資金支持、管理措施方面對文化經濟發展起到了倡導、引導和領導的作用,創造了各自國家的輝煌,其中美國獨領風騷。成熟的市場機制和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是美國文化經濟雄霸國際不可忽視的兩個動力源泉。這又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和不能夠輕易照搬的。在國際文化貿易舞臺上,敢于與美國唱對臺戲的是法國,后者保持著推崇文化藝術價值第一的傳統,維護民族利益和倡導文化多樣性。但是,在經濟全球化和美國文化霸權的強勢下,顯得力不從心。面對文化衰落的局勢,現總統薩科奇又揭復興大旗,承諾要“深化和現代化法國的文化活動”,法國覺悟到必須增強實踐意識、商業意識、全球意識,以好與時俱進,借文化經濟雄風,再造文化大國形象。這些都給中國良多啟示和借鑒。(陳鋒中國藝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