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協議][談了2年 吵了13天 協議達成 畫餅充饑][楊潔篪: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取得三大成果][哥本哈根概念浮現 環保產業受銀行青睞][必須改變工業化世界的生活方式]
經過徹夜談判,當地時間19日早晨8時許,《哥本哈根協議》草案仍未獲聯合國氣候大會全體會議通過。全球圍繞減排目標、減排執行以及減排援助的博弈戰,也才剛剛開始。
哥本哈根也不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最后機會”,接下來的種種爭議還會繼續。一份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何時才能最終達成?發達國家的援助資金是否能真正到位?人類能否真正遏制全球變暖?關于全球遏制氣候變化的歷史使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國的政治意愿,更取決于全球遭遇氣候變化或變暖惡果的威脅程度。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過《京都議定書》,將氣候變暖問題提升到了一個空前高度。此后,各國外交都增加了一個新“議題”與新“亮點”:這就是“氣候政治”。
在今天的大氣中,仍然留存著幾百年前工業革命時期的二氧化碳。1988年,當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漢森告訴國會,人類行為正在使全球變暖時,全球為之愕然。20多年來,人類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越來越熱”與“越來越糟”的氣候。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氣候變化研究,已從一個“科學問題”演變成為一個“政治問題”。
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一名與會人員站在地球模型前。
從全球范圍看,氣候變化問題本應是超越主權的話題,必須是全球意義上的“全球議題”。它必須由一個個主權國作出妥協甚至犧牲。因為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國家利益,有著不同發展的階段,也就有不同的訴求。這當然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更是一個呈現政治大國氣度與遠見的最佳窗口。丹麥哥本哈根這10多天來成為了全球諸多勢力競相顯示姿態的“國際舞臺”,更成了氣候政治的“戰場”。
充其量是“過渡性協議”
大會的對抗焦點自然是“發展中國家VS發達國家”圍繞減排目標和援助資金的較量。借助哥本哈根這個舞臺,發達國家開始有意淡化自己的“歷史責任”,要求主要經濟體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這成為這輪“氣候政治”較量的突出特點。
氣候問題原本不分國界,但當它遇上各國的經濟發展及政治考量時,長遠的整體利益總是無法超越短期的個體利益。這就決定了哥本哈根協議充其量還只能是一個“過渡性協議”,只能把沉積已久的矛盾繼續留給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