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協議]["氣候政治"博弈的新起點][談了2年 吵了13天 協議達成 畫餅充饑][哥本哈根概念浮現 環保產業受銀行青睞][必須改變工業化世界的生活方式]
當地時間十二月十七日中午,在丹麥參加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見了最不發達國家代表、小島國代表及非洲國家代表。中新社發 余湛奕 攝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九日電 (記者余湛奕)十二月十七日至十八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赴丹麥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領導人會議。會議結束后,陪同出訪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向隨行記者介紹了溫總理與會情況。
楊潔篪表示,哥本哈根會議是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重要契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會議取得了重要而積極的成果:一是堅定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二是在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方面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三是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楊潔篪說,溫家寶總理與會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本國和世界人民以及人類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兩天來,溫總理在大會上作出重要發言,并與各方密切接觸,溝通協調,不畏艱難,因勢利導,既堅持原則,又顯示靈活,盡最大努力和一切可能,推動談判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他表示,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以誠意、決心和信心,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展示了謀發展、促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堅持原則,維護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基石。
——加強溝通,力促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增信釋疑,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支持。
楊潔篪指出,應對氣候變化任重道遠。哥本哈根會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各國應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兌現各自承諾,履行應盡的義務,作出不懈努力。正如溫總理所說的,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實現、甚至超過自主設定的減緩目標而努力。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推動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進程繼續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