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一個穿漁網襪的兔女郎,對17歲的男生來說,“是一種誘惑”。但是,對12歲的小男孩來說,“這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玩具”。“我們的表達方式應該因人制宜,對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說不同的話。”張超說。
剛開始嘗試這種新式的“性教育”時,張超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但隨著各種意見的反饋,他開始驚異于人們對他的包容態度。
有網友會在視頻后面跟帖驚呼:“這個老師太牛了,性教育居然可以這么講!”也有人感嘆:“上學時,我怎么沒遇到這樣的老師呢。”
拍攝視頻的學生小陳認為:“超哥的講座,是我讀大學前唯一一次正面接受性教育。直到現在,我們還會引用他的觀點。”一個網名叫“風云”的家長給張超留言:“感謝有這樣不吝于講‘性’的老師。”
業內的一名性教育專家這樣表揚張超:“我舉辦過很多類似講座,也和同行討論過,發現老師害羞,不知道怎么講是通病。就講解效果而言,張超是值得褒獎的。”
在舉辦性健康教育講座的準備過程中,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副校長楊文芝一直和張超舉辦討論會,進行相關的驗證、切磋。她透露,幾年來,張超的講座場場爆滿,一直都是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活動之一。
“社會還是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寬容的。”張超篤定地說,“其實我講的這些東西,早就沒有什么神秘的,我只是把它更通俗地告訴孩子們罷了。”
私下里,他稱自己是一個“文藝男青年”,業余常常出演一些“正義凜然”的角色,比如歌劇《哈姆雷特》里的大法官。如今,張超雖然“淪落”為“滿嘴都是性”,在同事和家長眼里,這個濃眉大眼的小伙子絕對是一個正統的“居家男人”。他有且只有過一個女朋友,后來還成為“孩子他媽”。
他把快兩歲的兒子當成“實驗寶寶”。張超用自己的語言,將幼兒性教育漫畫《一只想當爸爸的熊》講給孩子聽。這個“咿呀學語”的胖娃娃從小學會自己吃飯,摔倒了也得自己爬起來,“就像一棵樹,自然成長,偶爾除除蟲、施施肥就好了”。
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特別無聊”,看電影都會睡著,面對媒體也常常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在籃球場上也經常會走神,就連最內向的男生都會憤怒地捶他一拳:“超哥,你真慫!”
不過一回到課堂上,張超就會“特別興奮”。有一回,他給高二學生講解鳥羽的構成。“超哥,你下來。”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張超豎起耳朵,在臺下乖乖坐了5分鐘。他真心地覺得,“這個孩子比我講得好多了!”
前些天,張超的高三學生參加6月高考。他也忙得不亦樂乎,將校內網的個人狀態改為:“好好考,哥們兒!”
“超哥,除了講‘性’,你就是這么無聊!”一個學生回復。(記者 周凱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