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房產證上為什么會出現七八個名字
見過有六個名字的房產證嗎?上海國廣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銷售部銷售經理王隆璟告訴記者,別說是六個,七八個名字的房產證都有。
在一些地方,年輕人買房往往由男方付首付,可是房價太高,這筆費用其實通常由男方父母來支付。一些“精明”的父母會多留個心眼,萬一哪天小夫妻離婚,那么作為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分割后就是一人一半,為了加重男方的份額,父母就會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男方父母這么“計較”,女方父母常常也不示弱,他們會擺出自己的理由:買了房子之后,月供是小夫妻兩人共同承擔的,不僅女方的生活水平會下降,女方的父母可能還會隨時接濟一點,因此,女方父母也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加上。
此時,男女雙方在房屋產權上的份額成了1比1,大家打了個平手,于是一些不甘示弱的父母又提出,為了體現公平,所有出了錢的親戚,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要上名,于是就有了一個房產證上出現七八個名字的現象。
〔記者感言〕對不少人來說,房子搭上了兩代、三代人一輩子的錢,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左右著他們的命運,人們不得不把它緊緊地抓在手里。
要給購房者“減負”,必須繼續依靠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秩序的整頓,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監測,完善土地招拍掛和商品房預售等制度。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市場,購房者才有可能輕松起來。
為什么有人感嘆“上班賺錢有些可笑”
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杭州一所高校的教師王劍今年年初辭去了工作,進入上海一所高校任教。雖然夫妻團聚,但高企的房價仍讓他無法輕松。加上小夫妻的上海房東不太好說話,他便準備把杭州郊區的一套房產賣了在上海買房,至少可以抵上首付。
王劍在杭州找到中介賣房,要價90萬元,不久便有人找到他,提出要降3萬元,他堅持90萬元是最低價,不能再少。但對方軟磨硬泡,希望再談談價錢。
其實,王劍心里也有些著急,一方面上海的房價一天天往上躥,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再和那位難纏的房東打交道,因此他心里盤算,價錢差不多就把房子賣了。就在這時,他接到了中介的電話,告訴他有人出價93萬元,問他賣不賣,不一會兒,又有中介打電話來出價95萬元,到了第二天,竟然有人出到100萬元,他于是決定,房子先不賣了,再等等看。
“有時想起來,覺得上班賺那點錢真是有些可笑,如果當時90萬元把房子賣了,可能我這三五年都白干了。”王劍說:“其實我挺羨慕那些大學畢業后就來上海工作的同學,他們許多人都早已買了房子,安頓下來。我讀了碩士、博士,現在卻還為買房在煎熬著。”
〔記者感言〕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在房價飚升面前,多少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如何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讓百姓多勞多得,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人們的心中充滿期待。(記者朱立毅、杜宇、葉鋒、彭勇、崔清新、李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