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改革開放30年來,內地與港澳已經形成唇齒相依、密不可分的經貿關系。特別是2003年以來《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及其4個補充協議的簽署與實施,更標志著內地與港澳的經貿合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今年夏天,內地又分別與香港、澳門簽署了《CEPA補充協議五》,進一步擴大對港澳的市場開放。日前,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就此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
給港澳內地帶來三贏
記者:CEPA的實施,對港澳經濟復蘇和兩地的經貿交流起到了哪些促進作用?
姜增偉:CEPA的實施,減少了內地與港澳在經貿交流中的體制性障礙,加快了相互間資本、貨物、人員等要素的更便利流動,對港澳經濟的復蘇和兩地的經貿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是增強了港澳市民投資、消費信心,推動了港澳經濟的增長,帶動了酒店、零售、餐飲、運輸等相關行業的景氣回升,拉動了房地產市場回穩和股票市場上揚。2003-2007年,香港GDP年均增長率超過6%,失業率也由最高時的8.7%下降到目前的3.3%。據香港特區政府預計,CEPA在2004-2006年為香港創造了3.6萬個新職位和48億港元的額外投資。困擾香港多年的通縮問題也已隨著經濟的強勁復蘇而消失。
二是促進了港澳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港澳服務業拓展了發展空間,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推動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同時,CEPA的實施也使香港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拓展內地與亞洲業務的首選之地,不少內地企業和海外企業相繼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截至2007年底,近3900家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了地區總部或辦事處,較10年前大幅增加55%。據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調查,有1/3公司稱選擇到港投資與CEPA有關。
三是減少了兩地經貿交流中的體制性障礙,促進了內地與港澳經濟的互動與融合。在“一國兩制”方針下,CEPA通過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互不采取反傾銷與反補貼措施;放寬服務行業市場準入條件,減少審批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增強內地法律法規的透明度等措施,減少和消除了貿易投資方面的制度性障礙,形成制度性的合作,促進了內地與港澳的經貿交流和經濟融合。
為內地創造1.6萬個新職位
記者:CEPA的實施,對內地經濟有哪些推動作用?
姜增偉:CEPA的實施促進了港澳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同時對內地經濟,尤其是服務業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香港特區政府估算,2004-2006年,CEPA為內地帶來額外投資達92億港元,為內地居民創造了1.6萬個新職位。
在貨物貿易方面,零關稅措施有助于原產于港澳的產品出口內地,豐富內地商品市場,擴大內地消費者的可選擇范圍,增加消費者利益。
在服務貿易領域,港澳企業和人才以更加優惠的條件進入內地,為內地相關行業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優質的服務方式和廣泛的海外經營網絡,促進了內地行業服務水平的提高和結構的升級。
貿易投資便利化領域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了內地海關通關效率,改善了商品檢驗檢疫的程序和制度,增強了內地法律法規的透明度,在多個領域推動了內地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促進企業聯合“走出去”
記者:展望未來,為進一步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商務部還有哪些具體措施?
姜增偉:CEPA是內地與港澳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也是內地與港澳全方位加強經貿合作的機制,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今后,我們將充分發揮CEPA的機制優勢,拓展CEPA的合作領域,豐富CEPA的合作內容,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落實CEPA的各項措施,繼續擴大對港澳的開放程度。減少和消除內地與港澳間體制性障礙,把CEPA引向深層次的功能性合作,促進內地與港澳間貨物、人員、資本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
二是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劃,在CEPA框架下加強內地與港澳的經濟全面合作與互動,鞏固香港金融、貿易、航運三個中心地位和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進港澳金融、物流、商業等優勢服務業與內地制造業的合作互動,帶動內地服務業共同發展,鼓勵內地與港澳加強在重點產業的合作。充分發揮港澳與內地語言相通、文化相同,經貿合作基礎良好的優勢,積極發展跨境服務。
三是加強內地與港澳經貿政策的協調,推動兩地產業的持續發展。我們將繼續加強與特區政府的協調和溝通,在出臺經貿政策之前充分征求港澳工商界的意見,避免對港澳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
四是充分利用CEPA機制,攜手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將港澳單獨關稅區的地位和高度國際化的特點與內地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制造業集中的優勢充分結合起來,促進兩地企業聯合“走出去”,共同參與國際競爭。(張意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