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原油進口量創出月度新紀錄,達到1483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四成,同時,今年前7個月我國原油進口9637萬噸,也創下歷史新高。消息甫出,驚呼一片,專家學者們都擔心這意味著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過高,將威脅我國的能源安全,會導致我國外匯支出增加,甚至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速。
然而,在筆者看來,我們大可不必如此緊張,在當前新的經濟與能源形勢下,增加原油進口對我們未必就是壞消息,或許還是件好事呢。
原油對外依存度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原油消耗對外依存的程度。從1993年開始,我國成為原油凈進口國,目前,已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原油進口國。近兩年來,我國原油進口增速基本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2006年中國原油進口為839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4.8%。與原油進口創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1月至7月我國國內原油的累計產量是1.08億噸,同比僅增1.1%。我們將進口量與自產量相加,再做一個簡單的除法,即可得出我國當前的原油對外依存度為47.15%,離50%的紅線已經非常接近,而這也正是專家們的擔心所在。
那么,就算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就一定會威脅我國的能源安全嗎?恐怕未必。誠如專家所稱,一旦發生戰爭等特殊情況,影響我國原油進口,將考驗我國的能源供應能力。不錯,中國是個原油進口大國,但別忘了中國也是個原油生產大國,即使因爆發戰爭而使進口原油中斷,國內生產能力應當還是能夠保障非常時期軍事與居民生活需要的。不過,話說回來,環顧當今世界,盡管還存在局部小規模的沖突,貿易摩擦也時不時地發生,但是,應當說和平與發展還是主旋律,并且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執行的是和平外交政策,包括各鄰國在內,我國與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關系也是相當友好的,而我國的國力正日漸強大,可以預見,除突發事件以外,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因戰爭而影響我國原油進口安全的概率并不高。另一方面,在和平時期進口原油,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就減少了對國內原油資源的開采,不是更有利于保證特殊時期國內原油的供應嗎?
專家們的另一大擔心是認為原油進口大增會導致我國外匯支出增加,影響我國的GDP增速。殊不知,我國經濟當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多,這已成為我國當前流動性過剩、經濟運行瀕臨過熱邊緣的重要根源。為此,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如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如鼓勵企業“走出去”,如允許機構和個人投資境外資本市場,以便為國內性流動性“泄洪”、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在如此背景之下,為進口原油花一點外匯豈不是一舉兩得嗎?我們看待進口問題不能再用老眼光了,二三十年前我們是為掙外匯而千方百計,而今天我們要“發愁”的卻是要怎樣把過多的外匯花出去,畢竟時代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甚至可以更自豪一點地說,即使國際油價再度上漲,我們也不用太擔心。至于油價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據測算,國際油價每桶增加1美元,將影響進口用匯46億元人民幣,影響我國GDP增長0.043個百分點。照此推算,即使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也只影響我國GDP增長0.43個百分點。而我國GDP的增速已多年保持在10%的平臺之上,這種影響應該說也是完全能夠承受的。
石油是一種戰略資源,又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對本國原油開采的越多,也就意味著剩余儲量的減少。因此,對這種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絕不能無限度地放大生產量,在國家具備實力的情況下,進口原油不失為一種替代開采的有效策略。實際上,像美國這樣的石油資源大國,也正是當今頭號原油進口大國。而根據今年頒布的《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要求,我國將通過進口來加大我國的石油儲備。目前,日本總體的石油儲備量是169天,美國是168天,韓國也達到了74.5天。而我國截至今年8月,只有35天,其中政府儲備14天,民間儲備21天。據悉,我國正在建設首批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其中只有鎮?;匾验_始注油。要使我們的石油儲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可以說是任重道遠,同時我們的原油進口恐怕還要繼續創新高。當然,我們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要把握好進口和儲備的節奏,比如,能不能在國際油價高企時減少進口量,在油價低時增加進口量,并且要防止我們的進口成為國際游資炒作國際油價的借口。目前,國際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已從峰值回落10%左右,這對我們進口原油來完善石油儲備體系不正是一個大利好嗎?(周劍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