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要把加快科技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
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究竟要跨越哪幾道坎,著力點在哪兒?在今年的兩會上,“自主創新”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著力邁好三道坎
“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要邁三道坎。”全國人大代表、河北信息產業廳副廳長王福強說,“一是國家要加強自主創新的總體規劃和協調能力。當前,由于政策和體制的因素,同一科研課題往往不同部門在做,各部門往往各自為政,缺少配合和協調,使得我國龐大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創新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二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某些關鍵領域要有重點突破;三是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真正使產、學、研結合起來,這是解決推動自主創新的動力問題。”
調動企業積極性
“現在一部分人認為,只要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就能夠解決科技創新的問題,這是片面的。我們國家目前對科研的投入不少,關鍵在于怎么用好這筆經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對記者說,“最重要的是解決企業投入的問題。”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當務之急是大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代表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表現在科技人員不足、科技投入不足、群眾性創新意識欠缺三個方面。
“一些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還不夠強,存在短視行為。一些企業現在不愁銷路就盲目樂觀,寧愿花錢搞營銷,也不愿搞研發。”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鄂州市委書記徐松南說,“我們要大力營造創新的氛圍,讓創新者得到實惠、受人尊重;企業自身眼光要放遠一些,要有自己獨家的東西,不要總跟在別人后面走。”
“國家要把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例如,采取對進行創新的企業返還部分稅收等方式,鼓勵企業不斷投入科研活動,走出低水平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長期從事計算機設計研制和應用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王惠通說。
給錢不如給政策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不少領導總是考慮如何立一些項目,將公共財政經費直接撥給有關企業,而較少考慮如何通過財稅政策激勵企業自主創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建議,要正確體現政府在自主創新中的政策主導作用。
“制定一個好的政策可能勝過數以億元的科研投入。”李國杰說,“實施支持本土產業的政府采購法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得力措施。在政府采購中,若國內產品滿足要求,應至少采購60%的國內自主創新產品,國家應通過財政拒付和行政監督等手段監控政府采購。”
“治療科技與產業脫節的良藥應當是大力加強以技術轉移為目標的中間環節,”李國杰說,“要盡快制定‘非營利性機構法’,大力發展以技術轉移為目標的非營利性機構。”
評價不搞一刀切
“自主創新不是通過計劃或安排就能夠實現的,需要做艱苦細致的工作。評價一個教師是否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是否具有科研水平,不是通過發表多少論文來衡量的。”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沈德忠指出,“現在的科研管理機制強調論文的數量,造成了學術上的浮躁氣氛。要改變現有的科研管理模式,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
“科學研究是需要不斷積累的,有時甚至需要幾十年的科研實踐。”任玉嶺委員說,“由于年齡的限制,許多具有豐富經驗的老科技工作者被排除在科研帶頭人之外,這些人是自主創新的一大財富。應該充分發揮科技退休人員的余熱,不要搞一刀切。”
政府要“舍得、忍得、耐得”
“深圳市走自主創新之路從發展高科技產業入手,”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科協主席李連和說,“深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經驗就是‘舍得、忍得、耐得’:政府要舍得投入;對一些低附加值的加工業外遷要忍得住財政、稅收的損失;要耐得住寂寞,百億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需要15至20年的發展期,要認準華山一條路不動搖。”
堅決摒除官本位
“阻礙企業自主創新的問題之一是人才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說,“人才是自主創新的主體,沒人才,誰來創新?”“許多人官本位思想還很嚴重,寧愿放棄本行技術,也要去做公務員。”趙林中說,“應該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更多的人才踏實地從事創新工作,這是自主創新的基礎。”
《人民日報》 (2006年03月0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