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被譽為中國經濟界奧斯卡獎的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揭開謎底。回國創業、開發出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領先世界水平芯片的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成為最大贏家,捧走分量最重的年度大獎。
本次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把“創新”列為第一標準,“創新”在評選中的權重高達40%,25名候選人絕大多數都是今年各領域的創新人物。
回首即將過去的2005年,自10月初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后,自主創新在中國社會已經深入人心。盡管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的交鋒,但已沒有人質疑中國走自主創新之路的迫切性。加快自主創新、爭取早日擺脫“以8億件襯衫換一架空客飛機”的窘境,已成為中國政府和民間的共識。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不同發展階段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這正是中國經濟連創奇跡的關鍵所在。審時度勢,適時調整,體現了中國領導層的智慧和駕馭宏觀的能力。當前正在謀劃的中、遠期發展規劃中,自主創新被放在了特別突出的地位。
中國經濟保持多年的健康、快速發展,對外開放功不可沒。借助外力發展經濟的理念在相當長時間里主導著中國經濟發展進程。引進外資、合資合作、“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等開放舉措,把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和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而,也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最能體現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在中國仍然處于受制于人的境地。如汽車制造業,經過20多年的合資合作,確實呈現出一派繁榮,但關鍵技術的缺失注定讓外方賺走利潤的大頭。更要害的是,已經有專家指出,一旦市場徹底開放,外方完全有可能舍棄不掌握核心技術的中方合作者。中國的其他行業如醫藥、電信等無不如此。
對引進技術的依賴,甚至使國內企業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顯示,中國企業中只有一成左右有科技活動,去年科研經費投入僅占營銷總收入的0.56%。目前,中國技術對外依存度高達50%。由于沒有核心技術,國內企業不得不將每部國產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40%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又走到了一個關鍵時段:賴以吸引外力的優勢如勞動力成本等正逐步消失;低水平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僅消耗大量能源、資源,產品出口在國際市場上的處境也日趨惡劣,越來越多的國家推出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國際貿易環境迫使中國調整出口產品結構,而調整方向只能是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知識產權。
近年來,中國制訂的發展目標基本都已如期或提前實現,這與中國底子薄、基礎差、起點低不無關系,可以說更多地是一個“量變”的過程。然而,如果僅僅滿足于“加工廠”的角色,中國將很難實現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中國經濟必須實現“升華”,達到更高的層次,而擁有更多的、關鍵的自主創新產品是必由之路。自主創新也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的主線之一。
《市場報》 2005年12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