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不能承受之重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擁有35萬平方公里海域和內陸水域。但是,“總計14.5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沿海淺水區域未能達水質標準。按照氮和磷等主要污染物計算,2.9萬平方公里海水被認定為嚴重污染。”
“海岸帶受到嚴重影響的地區包括遼寧東部水域、渤海、杭州灣,以及黃河、長江和珠江河口,還有主要沿海城市的沿岸區域。”大連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欒維新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用上述話語描繪了一幅海岸帶現狀圖。海岸帶已經成為海洋污染的前沿。
海洋污染已經是全世界矚目的環境議題。“捕魚、化學垃圾排放、污染、海運等人類活動,使1/3的海洋受到嚴重影響,而僥幸未受人類活動侵害的海洋只占不到4%。”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海洋生態學教授本·哈朋說。本·哈朋和其他研究者今年初在《科學》雜志上發布“人類對海洋影響的全球地圖”。
該地圖的研究者們一共考慮了人類活動對海洋的17種影響因素:6種漁業活動:深海捕撈、淺海捕撈等、5種污染:航線污染、港口污染等、3種環境變化:海洋酸化、紫外線輻射和海洋溫度、外來物種入侵、通商航行和海底建筑。本·哈朋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中國近海海域幾乎受到了上述所有17種人類活動的影響,因此,受人類影響“最嚴重”的海洋包括中國東海和南海。
“我國的渤海灣、黃海、東海和南海的污染狀況都相當嚴重,雖然汞、鎘、鉛的濃度總體上尚在標準允許范圍之內,但已有局部的超標區,石油和化學需氧量在各海域中有超標現象,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渤海。”欒維新教授說,因此他更加關注渤海。
“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現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質累積、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幾個方面。”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原所長施平研究員告訴記者。
據相關材料顯示,目前的海洋污染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海水中有機物過量,引發赤潮逐年增多。有機物過量將使得海水里氧消化過量,形成低氧區,甚至會造成海洋的“生命禁區”。
第二,大量重金屬污染在海洋存在。這些物質往往很難降解,會通過生態系統轉移到人類的食物中。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英文簡稱WWF)的調查結果,由于嚴重污染,很多深海魚類已經毒性很大。同時,陸地塑料袋等也成為海洋里難以降解的污染物,“有可能糾纏在魚類腹內,導致死亡”。
第三,海洋污染治理難度大,因為“海洋污染的特點是:污染源多、持續性強,擴散范圍廣,難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