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國際能源署作為一個國際組織,成員基本上是經(jīng)合組織國家,現(xiàn)在越來越代表著在國際市場上比例不斷下降的全球能源配角,在某種意義上,它與中國的那些“過節(jié)”折射出它與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缺乏機制性對話。
國際能源署總干事田中伸男表示:“目前,我們的重要性已經(jīng)遭到質疑,因為能源消費已轉移到非經(jīng)合組織國家內。在許多方面,中國一直都在同我們進行密切合作,但我們仍希望中國能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2009年10月,為期兩天的國際能源署部長級年會上,非經(jīng)合組織成員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首次以伙伴關系國身份派出部長級代表參會,成為這次國際能源署年會引人關注的焦點,而這次會議的主題也被確定為“以伙伴關系應對能源挑戰(zhàn)”。
事實上,田中伸男在2007年上任之初,就曾提出希望中國等國在未來能加入國際能源署。他說:“我相信每個人都同意中國應該在國際社會事務中占到更多份額,中國參加這次會議尤其重要。”
基辛格也表示,“國際能源署關于碳排放的相關行動,也急需中國參與其中并發(fā)揮作用”。
長期以來,在是否加入由發(fā)達國家控制的多國組織的問題上,中國一直都很謹慎。有專家認為,中國仍是發(fā)展中的大國,也是發(fā)展中國家的重要支持者,加入國際能源署似乎與中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并不相符。
因此,有專家分析認為,在坎昆氣候會議前夕,國際能源署“不經(jīng)意”地提前披露相關敏感內容,既顯示了自身的重要性,也有向中國示威、施壓的味道,以便迫使中國早日加入該組織。
然而,“強扭的瓜不甜”,中國會根據(jù)自身的需要做出合適的選擇,而不會屈服于外界壓力。
對話國際能源署首席經(jīng)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