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河口—北戴河生態監控區 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水體和沉積環境總體質量良好。部分生物體內鎘和砷含量偏高。生物群落結構異常,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偏高,平均為3 240×104個細胞/立方米。文昌魚棲息密度和生物量下降,春季和夏季棲息密度分別125尾/平方米和71尾/平方米,生物量分別為5.50克/平方米和3.13克/平方米。
1999~2008年8月份文昌魚棲息密度及生物量變化趨勢
連續多年的監測結果表明,適于文昌魚棲息的沉積物類型生境區域縮小和破碎化,文昌魚數量呈減少趨勢。2001~2008年文昌魚的棲息密度逐年降低,2006年降至最低值,為64個/平方米。2001~2008年文昌魚的生物量總體呈降低趨勢,2008年已降至1999年以來的最低值,為3.13克/平方米。其主要原因是海水養殖業發展迅速,養殖污染物沉降導致沉積物組分改變,使得適宜文昌魚棲息的棲息地面積減少。
渤海灣生態監控區 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水體氮磷比失衡,大部分水域無機氮含量超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部分水域活性磷酸鹽含量超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沉積環境總體質量良好。部分生物體內總汞、砷和鎘的含量偏高。生物群落結構狀況較差,春季,浮游植物密度偏低,平均為12.8×104個細胞/立方米;春季和夏季浮游動物密度偏高,平均分別為23 830個/立方米和10 280個/立方米;夏季底棲生物棲息密度和生物量偏低,為51個/平方米和19克/平方米;魚卵、仔魚密度低,平均密度分別為1個/立方米和3尾/立方米。
連續五年的監測結果表明,持續的城市化進程和陸源排污未得到有效控制,致使渤海灣水體始終處于嚴重的富營養化和氮磷比失衡狀態,嚴重影響了水環境質量。水體污染影響了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生物群落結構差。持續大規模圍填海工程使天然濱海濕地面積大幅減小,導致許多重要的經濟生物的棲息地喪失,生物多樣性迅速下降。渤海灣生態系統始終處于亞健康狀態,陸源污染和圍填海工程等依然是影響渤海灣生態系統健康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