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華發自北京中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其中包括內海、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這被人形象地稱為“藍色國土”。
《艦船知識》網絡版主編宋曉軍表示,目前,外國船只和飛機針對我國管轄海域的侵權行為涉及多種形式,涵蓋國家安全、資源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其中危害較大的包括:
水聲偵察:外國探測船目前所做的工作屬于“戰略性水聲偵察”范疇,即在和平時期以專門的偵察兵力和手段,收集和掌握對手的水聲設備和聲制導武器的發展狀況、裝備性能、使用特點和部署情況,另外還要收集對己方威脅較大的艦艇噪聲譜(即“音紋”),留作今后作戰時使用。
水文偵察:主要是要查明預定海區的潮流、海浪,以及海水溫度、鹽度、密度、水色等情況。這些水文資料對于海軍作戰特別是潛艇戰和反潛戰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電子偵察:主要是接收并記錄對手各類雷達、通信等電子設備發出的電磁信號,查明這些設備的參數和性能,為今后實施電子對抗和研制新的電子設備提供依據。電子偵察船和電子偵察飛機還可以偵聽電話、電報,以獲取各類情報。
資源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漁業資源和海底礦藏。特別是個別陸上資源稀少的國家,極為重視對海底油氣礦藏和錳結核、可燃冰資源的調查。
這其中,水聲、水文和電子偵察行為,均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利益,而各類資源的調查結果不僅往往涉及重大經濟利益,也會對國家間外交博弈產生影響。
宋曉軍表示,在和平時期,為有效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各重視海權的國家不僅大力發展海軍,而且極為重視海上執法力量的建設。如美國的海岸警衛隊、日本的海上保安廳等機構,均具有十分雄厚的實力。
名詞解釋:中國海監
中國海監總隊成立于1998年10月,隸屬中國國家海洋局。主要職能是依法對我國管轄海域(包括海岸帶)實施巡航監視,查處侵犯海洋權益,違法使用海域、損害海洋環境與資源、破壞海上設施、擾亂海上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
中國海監東海總隊是中國海監總隊設置在中國東海區的海監執法機構。下轄第四、五、六支隊、維權支隊、航空支隊和通信站等單位。目前,中國海監東海總隊擁有執法船只十余艘,飛機三架。
2006年7月,中國海監率先開始在東海執行定期維權執法巡航任務,2007年,中國海監定期維權巡航執法范圍擴大到我國全部管轄海域,2008年,國務院賦予國家海洋局的新“三定”方案明確,由中國海監實施我國全海域定期維權巡航執法制度。(劉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