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的人認為兼顧事業和父母才是最理想的
“‘啃老''太狠心,‘空巢''太冷漠,哪個更不孝?”在80后心理群博“心靈安全島”上,博主的這個問題,引發網友討論。
網友“學”說:“一直想到外面闖闖。但又覺得父母年紀大了,我該離得近些,方便照顧他們,真的很矛盾!”
網友“夏晨”則認為:“不管遠近,只需一點實際行動:常回家看看。”
調查中,52.9%的人打算和父母住在一起,親自照顧;也有24.4%的人選擇不和父母住一起,從物質和精神上照顧老人。
調查中,80.5%的人表示應該努力兼顧事業和照顧父母,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74.5%的人認同,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親密,生活上的獨立,才是真正的孝順。
在上海政法學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陳曉敏教授看來,對孝的理解,因人而異,應該是父母需要什么就給予什么,例如給予父母時間、精神、物質上的照顧。但是孝的第一要義還是要長大成人,做到獨立,這無疑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以前人們追求養兒防老,隨著城市文化、家庭結構的變化,現在,老人的生活來源基本上依靠社會,依靠自己的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
本次調查中,只有6.0%的人計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等機構。45.0%的人表示養老院等社會養老機構無法讓人放心,47.8%的人認為社會保障、養老保險不同城市無法互通給養老帶來不少麻煩。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占8.9%,也就是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有1400多萬,而目前全國養老機構的床位總共只有275萬張,遠遠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和“空巢家庭”的需要。
杜鵬指出,政府應出臺一些更具激勵性的措施,例如建立所有養老機構入住老人登記制度,集中管理數據,優先補貼為社會養老問題貢獻多的機構,一個養老機構收住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越多、服務越好,得到的相應補貼也應越多。
“一提到慈善,很多人的意識里就是辦希望小學,何不創辦一些‘夕陽紅''慈善事業?現在不是房地產熱嗎,能不能把好一點的地方用來建養老院?這都是可以考慮引導的問題。”陳曉敏說,普通老人的養老金每個月只有1000多元,我們要避免養老院的商業化和貴族化,這需要政府介入。
調查中,61.3%的人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金,完善養老院的硬件和軟件設施。
這幾年,李穎異把周邊的養老機構慢慢都看遍了,“公立的養老機構,我們根本就進不去。有幾家私立的條件還不錯,但一上來就要交5萬押金。我和老伴每人的退休金不到1800元,哪有那么多錢啊?我們能住得起的條件又太差,就一直拖到現在也沒進養老院。”
李穎異現在每天看新聞,對于養老方面的消息尤為關注。她注意到,現在有些地方開始實行“居家養老”,就是對一部分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老人很羨慕,“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社區也能有這些服務?”
“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現,使社會化養老服務需要增加新的內容。”杜鵬說,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充分發揮社區志愿者和義工的作用,是養老服務體系的有力補充與完善。現在其實不乏志愿者,但在特定時間提供單項服務的志愿模式顯然不能滿足老人的日常需求。這項工作應該是細水長流,應把志愿服務和對老人的日常生活服務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造成空巢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子女和父母分居異地,隨著異地醫保和社保的打通,這一現象也將有所緩解。
調查中,50.7%的人建議每個社區配備生活指導員,定期關心照顧獨居老人;47.1%的人建議組織更多的社區志愿者,豐富社區老人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