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鄭斯林今天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舉辦的記者招待會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第一、和實行計劃生育有關系,說沒有關系是不講道理的。第二、實行計劃生育只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第三、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中國將面臨更現實、更急迫、更嚴重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實行計劃生育。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潘貴玉以一個數學游戲來解釋這個問題。她說,把老年人的數作為分子,把人口總數作為分母,得到的這么一個數字——如果60歲的老年人超過了10%,國際上一般認為這個國家就進入了老齡社會。那么,我分析一下分子和分母的問題,首先分析一下分子。大家知道,分子是老年人的總數,現在的老年人,就是今天60歲以上的人,他們出生的那個年代還沒有計劃生育的問題,也沒有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有關這個問題發生了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潘貴玉說,第一,解放以后,由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特別是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們的期望壽命延長了,從解放初期人均期望壽命35歲到現在的72歲,這加快了分子變大的速度。如果只有35歲的話,就沒有60歲以上的老人了,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第二,同樣是解放以后,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種戰爭和動亂年代被壓抑的結婚、生育的欲望得到極大的釋放,因此,解放初期我們國家產生了嬰兒潮。那個時候大家都想生孩子,那個時候生四五個、五六個,甚至更多的孩子是常見的事,而這些孩子如今陸續進入老年人的隊伍。所以,增加了這個分子進一步快速增大的可能性。這是我剛才談的分子問題。
潘貴玉說,再來談分母。這個分母就是總人口數。由于近三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我們國家少出生了幾億人口,使這個分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從這個層面來說,計劃生育使我們國家的老齡化問題加速到來,這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大家必須看到,就是剛才我講到的分子變大的速度無法改變的情況之下,由于少出生了孩子,那么,現在我們對老年人的撫養負擔一天天加重;而對于未成年人撫養負擔,由于少生了孩子卻沒有進一步加重。這是避免了一方面要撫養老人、一方面要撫養未成年人這種兩頭沉的現象。同時,到本世紀中上葉,就是三四十年以后,這些按計劃生育少生的孩子,如果他們出生了的話,就進入到老年人的隊伍。但由于實行了計劃生育,少生幾億人口,使本世紀中上葉老齡化程度有所減緩。(中國網)
3月10日上午10時,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辦記者招待會,主題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鄭斯林、潘貴玉、李寶庫、李偉雄、楊魁孚等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