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隨著華爾街上僅存的兩大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及高盛被批準變身為銀行控股公司,華爾街仿佛在一夜之間跨過了79年,回到了上世紀最大金融風暴爆發時的1929年。在1933年美國禁止銀行混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頒布前,華爾街正是處在投行業務及商行業務不分家的混沌狀態。而一天前還在四處急找買家的投行搖身一變,又可以坐穩了。
美聯儲于當地時間周日批準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的申請,兩家公司將能夠接受存款,并可永久性地從美聯儲借款,但亦將直接置于央行的監管之下。此舉將終結始于上世紀30年代的傳統投資銀行的模式。這是美國政府為平息金融市場動蕩采取的最新舉措,將僅存的兩家美國主要投資銀行完全納入政府安全網中。而兩家銀行也將能夠吸納儲蓄并更加容易地購買其他商業銀行。而這些存款受到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保護。
華爾街“投行時代”漸行漸遠
摩根士丹利及高盛至此將更像“商業銀行”——有很多的信息公布、更高的資本金及更少的冒險性投資行為。同時,投行股東們的暴利時代一去難復返。
高盛表示,將把包括貸款部門在內的多個戰略部門的資產轉移至一個名為GS Bank USA的實體,該實體將掌握逾1500億美元的資產。高盛表示,希望通過收購和自體成長擴大儲戶群。摩根士丹利亦稱,成為銀行控股公司后,公司將在收購新的業務方面擁有“靈活性和穩定性”。盡管兩家公司可暫時通過美聯儲的一級交易商信貸工具獲得貸款,但此舉將令其可永久利用聯儲貼現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