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采購臺灣水果
記者:據了解,此次大陸緊急采購臺灣柳橙1200噸,總價值折合人民幣700萬元左右,是近年來大陸采購臺灣水果數量最多的一次。想了解一下在臺灣方面的采購情況以及大陸方面的銷售安排。
李春生:今年1月12日供銷合作社系統所屬的上海市果品公司、北京市果品公司、南京農貿中心以及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等企業分別與臺灣云林縣農會、青果運銷合作社簽訂了緊急采購臺灣柳橙1200噸的協議,其中供銷合作社系統采購共計600噸(上海市果品公司440噸、北京市果品公司100噸、南京農貿中心60噸)。目前,這批柳橙已經陸續分批運至廈門港、上海港和天津港,進入各大中城市的年貨市場。
記者:據悉,從國民黨方面提出希望大陸協助解決柳橙銷售問題到雙方達成協議簽約不到30個小時。為什么此次協議能夠如此迅速地達成?
李春生:去年以來,大陸為落實國共兩黨達成的共識,幫助臺灣果農解決豐產滯銷的困難,已多次緊急采購臺灣滯銷水果,受到臺灣果農的歡迎。近期臺灣中部地區柳橙進入盛產期,供應量較多,產地價格大幅下跌。
1月11日,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臺灣省云林縣與農民座談時,承諾將協助柳橙銷往大陸,國民黨方面通過國共兩黨交流平臺請大陸幫助采購,大陸立即啟動了緊急采購機制。
為了盡快達成協議,供銷合作總社在第一時間安排所屬企業趕到北京洽商采購,這些企業都是大陸果品流通領域的重點企業,有著很強的果品經營實力和良好的銷售渠道。另外,兩岸企業在采購臺灣豐產香蕉時的合作也為此次雙方迅速達成協議提供了有益經驗。
記者:在付款方面,雙方采用何種方式?
李春生:供銷合作社企業與臺灣云林縣農會和青果協會簽署采購協議都是先預付10%的定金,到貨產品符合雙方合同規定的15天之內企業會付清全款。所以臺灣果農可以很快得到實際收益。
準確定位大陸市場
記者:顯然,緊急采購機制讓島內果農獲得了實際的利益,那么,緊急采購來的臺灣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狀況如何?怎樣保證采購企業的利益呢?
李春生:緊急采購機制本身是很好的機制。這次柳橙在島內的收購價格跌到了每公斤8元新臺幣,但成本要每公斤9到10元新臺幣,這樣臺灣農民經濟上受到很大損失,我們以適當的價格采購,能夠有效調節柳橙在島內的收購價格,減少臺灣農民損失。
當然,緊急采購來的水果還有在大陸銷售的問題。這方面,我們有成功的經驗,那就是市場定位很重要。考慮到價格因素,我們把臺灣豐產水果的銷售重點放到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企業針對這些市場制定了比較適宜的促銷計劃,讓當地消費者能夠盡快接受豐產的臺灣水果。
拿這次柳橙銷售來說,在上海及北京主要進入超市零售,零售指導價略高于大陸豐產的“贛南橙”,又低于美國進口的“新奇士橙”,從目前市場銷售情況和消費者的信息反饋看,這種市場定位還是非常準確的,加上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相信這些水果在大陸消費者中會得到認可。
提供穩定銷售渠道
記者:除了參與臺灣豐產滯銷農產品的采購,作為大陸最大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供銷合作總社在推動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方面,還做過哪些努力?
李春生:一方面,我們通過一些論壇和展覽會,為兩岸農產品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2006年供銷合作總社臺辦、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與臺灣省農會聯合在深圳共同主辦了兩岸水果行業交流與合作論壇。海峽兩岸的水果行業組織、農會、果商和果農代表以及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海關等有關方面參加了論壇,為促進臺灣水果方便、快捷、有序進入大陸市場進行了有益交流和探索。供銷合作總社還在同期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果蔬展覽會”上,為50多位臺商免費提供了約200平方米的臺灣優質水果展臺。
另一方面,“豐產滯銷”是長期困擾臺灣農民的一塊心病,所以他們非常希望能有一個穩定、持續的途徑,將臺灣水果銷售到大陸,而供銷合作社剛好能為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供銷合作總社是大陸最大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有31個省級供銷合作社,2366個縣級供銷合作社和2.2萬多個鄉鎮供銷合作社。
記者:2006年應臺灣有關組織和企業的邀請,供銷合作總社宣布決定組團赴臺進行農產品采購。請問,赴臺采購農產品的事宜是否有什么新的進展?
李春生:組團赴臺進行農產品采購將對兩岸經貿交流、兩岸民間組織之間的交流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我們希望臺灣主管部門能夠同意大陸采購團前往臺灣開展農產品洽商與采購。如果因為一些因素一時無法成行,我們的工作也不會停止。供銷合作總社將熱情歡迎臺灣農民和涉農企業及機構前來大陸參加展會、協商、論壇等各種合作交流活動,推介和銷售臺灣農產品。
臺農產品登陸仍有障礙
記者:在推動兩岸農產品采購與銷售方面存在哪些困難?
李春生:困難是客觀存在的:第一,我們與臺灣果商和農民直接接觸不多;第二,因為沒有實現“三通”,運輸時間長、成本高,加上新鮮水果、蔬菜等易損耗,有些甚至需要冷鏈運輸,所以又增加了成本。因此,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如果不克服這些障礙,從經濟上講,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但是,大陸一直盡最大努力推動兩岸農業的交流合作。特別是在2006年4月兩岸經貿論壇、10月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期間,大陸方面又推出了更多對臺灣農民利好的政策措施,這為兩岸互利雙贏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條件和機遇。
記者:那么,供銷合作總社有哪些實際舉措推動兩岸農產品的交流與合作?
李春生:實際上,未來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空間還很大。一方面,大陸一系列惠臺措施的出臺和實施,必將使得進入大陸的臺灣農產品無論從品種上,還是數量上都得到更大的豐富;另一方面,隨著大陸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優質的熱帶、亞熱帶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加。
兩岸農產品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岸有關民間團體和經濟組織都對開展交流與合作表示了很大的愿望和熱情。為此,供銷合作總社正在積極組織采購團赴臺采購,以期推動臺灣農產品的登陸以及兩岸民間組織的交流與合作。(記者 李煒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