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改革重大規劃披露
中國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 首先點名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將積極探索萬億外匯儲備使用方式
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 以往主要依靠國家指定的重點項目作為主要業務,并享受國家財稅政策“惠顧”的政策性銀行,今后將開始與其他商業銀行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展開業務競爭。
20日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傳出消息,中國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今后,對政策性業務實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按照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原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首先推進國家開發銀行改革,將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
1994年,中國組建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當時的背景是,推動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需要把政策性貸款分離出來,讓四大行專門從事商業銀行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成立以來,在支持國家重點建設、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例,去年該行向煤電油運以及農林水、通訊、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發放的貸款占全部貸款的78.6%。根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需要,該行去年向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發放的貸款占全部貸款的30.2%。由于這些項目多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這部分貸款均享受國家政策的貼息或優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銀行現在面臨的市場環境、任務和經營條件已發生很大變化,許多原有的政策性業務實際上已經逐步成為商業競爭。“不加快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還會產生和積累較大的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一位負責人說。
從現實情況看,今后還會有體現國家戰略、支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政策性金融業務。“但是,必須改革政策性業務的運作機制,對政策性金融業務實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各家銀行都可以按照市場競爭的原則承擔政策性業務,通過優質服務和良好的管理提高競爭能力。”此間一位權威人士說。
國家開發銀行于1994年3月成立,直屬國務院領導,目前在全國設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處。截至2006年末國開行管理資產余額達31014億元,累計本息回收率99.73%。“根據目前的資產質量,國家開發銀行如果轉型為商業銀行,將是全國資產質量最好的商業銀行。”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農業發展銀行是籌集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承擔國家規定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并代理財政性支農資金撥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到2006年末,該行各項貸款余額8844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中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到2006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全行業務貸款余額2317億元,外國政府貸款轉貸余額176億美元。
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深化內部改革,為下一步進行全面改革創造條件。(記者謝登科安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