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鐵路路線示意圖
貫穿歐亞大陸的4條“絲綢鐵路”即將連起亞洲28個國家,編織起一個巨大的經濟合作網絡,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大動力。11月6日,聯合國亞太地區經濟及社會委員會(UNESCAP)交通部長會議讓泛亞鐵路網計劃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包括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在內的41個國家的43名交通部長、副部長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共300多人聚集韓國釜山,開始就跨政府協議展開最后階段談判,泛亞地區經濟合作的序幕由此揭開。
“絲綢鐵路”三條經中國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泛亞鐵路的路線已確定為北部、南部、南北部和東盟4條,其中三條經過中國。北部路線為朝鮮半島—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貫通亞洲北部地區;南部路線為中國南部—緬甸—印度—伊朗—土耳其,連接南部地區;南北路線為北歐—俄羅斯—中亞—波斯灣,連接南部和北部地區;東盟路線則連接中國南部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這4條國際鐵道線路的總長度為8.1萬公里。
韓國建設交通部人士表示,此次協議簽署儀式從制度上將完成泛亞鐵路的構筑,僅這一點來說,其象征意義和效果也很大。UNESCAP秘書金學洙表示:鐵路的開通不僅使亞洲很多國家的交通網發展起來,還大大有助于加強地區內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與融合,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UNESCAP的運輸及旅游部總監凱布爾則表示,亞洲各國若在泛亞鐵路上建立更多內陸貨柜站,將可舒緩港口的繁忙及降低交通成本,更可促進商貿和就業。
鐵路連接有障礙
這樣一個大項目當然困難也不少。金學洙坦承,由于東南亞地區的社會間接資本不足,鐵路完全開通還需相當時日。各國在移民、關稅等方面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鐵路連接還受各國政治和經濟等復雜變數的影響,進入實際操作還有很多困難。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任曉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泛亞鐵路的修建是一個討論多次的話題,是亞歐各國之間的合作意圖逐漸增強的標志,此次在韓國釜山召開的會議也正代表了這種不斷強化的合作意向。他介紹說,泛亞鐵路網絡非常發達,跨越的地域廣闊,在不少國家內已建成了里程相當長的鐵路,關鍵問題是如何把各國現有的鐵路連接起來,將空缺的部分補上。
但連接也面臨著一些障礙。首先是技術上的,由于亞洲各國鐵路軌距各不相同,技術標準也不同,這給連接工作造成了相當的困難,比如中國鐵路的軌距是1435毫米,而俄羅斯的是1520毫米,在兩國鐵路交接處必須換火車,這將給貨運列車帶來不少麻煩;其次是經濟原因,一些路段必須經過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誰來提供資金和技術也是問題,比如從昆明到曼谷的鐵路必須經過老撾,這段鐵路的建設就需要中國的援助;再次是政治因素,一些已經連通的鐵路由于政治原因不能開通,比如朝鮮半島的鐵路已經貫穿南北,但受政治因素的干擾尚未暢通無阻。
泛亞鐵路推動亞洲結盟?
盡管困難很多,但任曉教授認為泛亞鐵路的建設作為泛亞合作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定會不斷向前推進,因為這符合亞歐各國的國家利益。
修建泛亞鐵路首先是對區域經濟的巨大促進,這從國內經濟的發展上也能得到驗證,一旦某個地區公路、鐵路暢通,整個地區的經濟面貌立刻煥然一新,因為作為經濟動脈的交通可以確保該地區不會被孤立在經濟活動之外。亞歐各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的合作一直不發達,隨著近些年地區合作意識的增強,次區域的合作已見成效,這也促使了各國希望建立更加廣泛的聯系與合作。其次,在政治上,泛亞鐵路的建成能夠提升亞歐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盡管隨著日本、東亞的崛起,亞洲的形象開始得到改變,而且近些年中國和印度的發展也讓亞洲在世界眼中變得更重要,但亞洲還不能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上發出強有力的聲音,如果泛亞地區在經貿、人文、教育、旅游等多方面增強聯系,合作能得到長足發展,政治意義就會突現。那么亞洲是否有一天能整合成和歐盟一樣,各國之間免簽、統一貨幣、甚至軍事結盟呢?任曉教授認為,現在討論亞洲一體化還為時尚早,不過泛亞鐵路的修建的確打開了亞洲各國合作的新篇章。(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本報記者張楠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