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擺事實
費孝通從不說“你該怎么做”,這讓他的觀點極易被基層接受。社會學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運用資料進行分析,一種是在實地調查,費選擇后者。從1990年,邱澤奇就跟費孝通到各地調查,即便費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后也不例外。邱澤奇認為,這是費總能發現其他學者未覺察之處的重要原因。
邱澤奇說:費孝通到了地方,地方非要招待,費很為難。實在去不了現場,費才會讓學生代替去。“我們永遠做不到這一點。”
費孝通曾告訴邱澤奇:學者要用老百姓明白的話告訴他們還不明白的道理。費的著作,每個社會學科都能讀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但卻沒有一個專業術語。
邱澤奇說:費氣質上屬于典型的士大夫形象,性格溫和,費最喜歡的是把事實擺出來,從不說“你該怎么做”,這讓他的觀點極易被基層接受。因此,費的“小城鎮建設‘、”鄉鎮企業“、”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的理論才得以傳播。
新京報 采寫:本報記者謝言俊
費孝通的傳奇一生(圖)
逝者如斯,
而未嘗往也,生命、勞動和鄉土結合在一起,就不怕時間的沖洗了,2005年4月24日22時38分,費老結束了他半個世紀無愧于心的考察。
1981年10月,費孝通回到了江蘇吳縣老家,他已經24年沒有回老家看看了。
1939年,29歲的費孝通根據對家鄉吳縣下弦弓村的考察,寫下了中國重要的社會學著作《江村經濟》,學界轟動。彼時,費孝通以為,《江村經濟》只是他畢生工作的一個起點,他想要了解的不只是這個小村所表現出來的中國社會的一小部分,而是志于更廣闊更復雜的“中國社會”,然后,他經歷了抗戰、內戰。
1957年,47歲的費孝通再次回到吳縣考察,他對家鄉合作化后的變化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費孝通在《再訪江村》里,對農村的副業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回北京后不久,費孝通被錯劃成右派,飽受磨難。此后的二十多年里,費孝通沒有進行任何研究。
再次回到吳縣,他已經是71歲的老人。費孝通當年采訪過的人,那時也和他一樣,已經是兩鬢花白。這次,通過實地考察,費孝通發現鄉鎮企業是農村發展的關鍵……
費孝通一生志在富民,致力于用社會學的知識去改變中國農村的貧困落后狀況。如今,費先生辭世之日,24年過去了,我們回頭去看時,會發現,三次吳縣考察,正折射出這位世紀老人與中國以及中國鄉村近一個世紀休戚與共的關系。
費孝通先生有很多頭銜,比如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社會活動家等等,但他首先是一位社會學家,60多年以后,其作品《鄉土中國》和《江村經濟》已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必讀之書,而《江村經濟》還是費孝通的母校———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學生的必讀書之一。其影響,形諸于生活領域,就是我們平時常常聽到“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模式”之類的說法。這種針對不同形態的經濟區域進行類型研究的方法,就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費孝通在幾次調查的基礎上,率先提倡運用的。費孝通不是溫州人,但在溫州人眼里,他對溫州的發展所做的貢獻,無人可比。
“小商品,大市場”已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溫州模式的經典概括。1986年2月,費孝通寫了《小商品,大市場》文章,使得溫州人的形象在全國范圍內引起關注。1994年,費孝通第二次考察溫州,再次發表《家底實創新業》。1998年,費孝通就溫州三次發文《筑碼頭闖天下》。三篇文章,影響深遠,溫州人深切感謝這位老社會學家的遠見卓識:“在溫州模式的發展過程中,費孝通憑著他的唯實精神,每次都是通過考察,堅定地站在了捍衛溫州的立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