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套醫改方案體現了均衡思路,有助于決策層在此基礎上‘捏合’其他醫改方案的亮點,可行性比較高。”近日,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杜樂勛教授告訴記者,“但目前決策層并沒明確表示更青睞于哪些醫改思路,因為有關醫改的討論還遠未結束。”
有關人士指出,雖然評審八套醫改方案的總結性會議已于5月底結束,繼續與國家醫改協調小組簽約制定新醫改方案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越來越多的學術單位仍然積極地以不同方式加入醫改方案的討論。有關人士透露,醫改方案必須遵循“時間服從質量”的原則慎重出臺,不會因輿論催促等原因而匆忙給出時間表。
而原定于今年6月公示的醫改方案也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未能兌現,知情者認為其中另有原委。
第八套方案顧及利益平衡
“第八套方案在思路中強調了六個基本點”,一位接近國家醫改方案協調小組的人士透露,“這一方案主張,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要合理搭配;財政補供方與補需方要并重(醫療單位和醫療保險都要有撥款);對醫院改革要堅持疏導政策,讓醫生有活路、醫院有出路;長期改革政策兼顧短期見效政策(比如完善醫保制度,短期內可以見效);實行積極的醫療干預政策體系,側重‘小病’早診斷、早治療,以及預防保健;均衡漸進,顧及醫改中的現實利益平衡。”
“這套方案不僅提出對衛生管理層面的改革建議,還強調了對衛生體制層面的改革建議。主要涉及‘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藥品流通、醫療保障’四個方面。”上述知情者說。
第八套醫改方案是今年5月1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衛生醫療體制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上交國家醫改協調小組的,整個研究過程歷時將近一年。原方案初稿為今年2月時提出的《中國衛生醫療體制改革難點分析和方案建議》,在上交前的三個月內曾多方討論,數易其稿。
據了解,該方案的牽頭人、中國人民大學衛生醫療體制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較早前舉行的行業會議上曾表示,中國醫改的三大核心難點是醫療機構改革、藥品流通改革和完善調整醫保制度。據了解,第八套方案的解決目標也首先是這三大難點。
有知情人士透露,5月29日至30日國家醫改協調小組召開的醫改方案評審會上,來自16個部委的官員和國內外的醫改領域專家自由評議各家醫改方案時,第八套方案被視為爭議較少的一個,得到不少與會專家的首肯。
與其他方案仍有分歧
記者了解到,此前,第七套醫改方案曾提出“財政補給需方,社保選擇性購買醫療服務,對醫療機構引入競爭機制”。但第八套方案則認為,利用“購買醫療服務”這樣的經濟杠桿對醫療機構引入競爭機制是不現實的。
有支持第八套方案思路的學者認為:“醫生群體是一個專業技術性很強的群體,與之強行博弈只會引起這個群體更為‘變本加厲’的對抗,這個群體憑借天然的技術壟斷優勢不會乖乖就范地‘互相競爭’,反而可能進入消極怠工的狀態。”
“醫療服務產品不是一種有明確標準的產品,沒法進行標準化比較,所以也就無從談起競爭。比如,一個感冒患者在A醫院沒看好病,到B醫院看好了。下次再感冒,可能先到B醫院卻沒看好,反而在A醫院看好了。你如何比較A、B兩家醫院的優劣?”該學者認為,“中國的醫療市場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不能從純粹的市場競爭觀點看待。財政撥付只有兼顧供方,才能從制度和機制上激發醫生的積極性。疏導政策才是上上策。”
據了解,與其他方案不同的是,第八套方案在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方面著墨甚重。該方案強調醫改不是簡單的政策變革,而是體制改革,藥品生產流通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制藥產業政策必須配套銜接,改變以往“五龍治水”局面,“市場為主、政府為輔”。政府作用應體現在組織生產市場短缺的廉價藥等方面。
醫改方案暫時難以公示
有消息透露,有關部門認為,來自民間的八套醫改方案中包括了“國家提供全免費式的醫療服務”等思路,看似美好,但即便在歐美發達國家也難以實行,無異于將國家財政拖入無底洞,醫療行業也將因此失去進步的動力。有鑒于此,有關部門暫時沒有公示全部醫改方案。
但來自民間的醫改意見參與依然熱情不減。
據清華大學劉遠立教授透露,6月9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積極組織清華大學與哈佛大學的學者進行深入研究,擬定清華大學的醫改建議,并已提交醫改相關各個部委。
“不止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現在也都在組織專家研究醫改問題,雖然不太可能都和醫改協調小組簽協議做方案,但他們也在提交自己的建議。”知情者表示,“中國學術界把這場醫改大討論看做是一次‘大練兵’,都希望接受政府與公眾的評判。”
相關“第九套方案”出臺
據透露,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和美國強生公司資助下,由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公管學院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參與制定的醫改建議已經上交相關部門,即所傳“第九套醫改方案”。
該建議的特色之一是在提出每一個近期或遠期目標時都附帶了相應的考察量化指標,為日后評判醫改成功與否制定了標準。同時,該方案強調針對中國不同地區的各種發展差異進行分類,分別制定不同的醫改措施。諸如區分貧困地區和發達地區的不同醫改方案;建立以“健康保險中央調劑基金”為主的滿足流動人口需要的醫保制度;把個人醫保賬戶資金從個人享有醫保擴大到整個家庭享有醫保等。
該方案還創新出了健康財務保障、健康組織保障和健康技術3個方面的制度,分別強化了籌資與支付、管理治理結構和適宜新技術的應用。(孫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