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6套醫改方案本月下旬提交 第7套下月出臺
醫改方案浮出水面 總費用可節省1000億元
醫改要建立四項基本制度
與眾不同的第7套方案
兩大要點
1、政府購買醫療服務
政府作為醫療籌資的主體,代表患者向醫療機構購買醫療服務。患者不需要向醫療機構直接付錢,而是向政府購買醫療保險,政府再依據參保人數購買醫療服務。
2、重視發揮市場活力
在服務提供上,強調發揮市場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與其他方案差異
與第7套方案不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以及復旦大學3家思路都明確主張:
不同意建立醫療服務的購買機制,堅持對公立醫療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
拒絕醫療領域的市場化和民營化。 (據《中國經營報》)
核心報道
3月31日,隨著一紙協議書送達北京師范大學相關課題組,中國醫改最新一套方案,即第7套方案又擠進了原本6名“選手”競逐的跑道中。據悉,本套方案將于5月20日前出臺,而前6套方案則原定于本月下旬提交。
一位衛生經濟研究專家認為,第7套方案的突然出現,其背景耐人尋味。因為第7套方案與此前6套方案中的一些思路大相徑庭。
第7套方案節省1000億
專家向記者透露,第7套方案主張政府作為醫療籌資的主體,代表患者成為強有力的談判者,向醫療機構購買醫療服務。患者不需要向醫療機構直接付錢,而是向政府購買醫療保險,政府再依據參保人數購買醫療服務,有別于目前依據患者人數或病種及醫療項目的數量付費的方式。專家預測,第7套方案將會采取“以政府為主導”的觀點,“政府從一般稅收和社會保險兩個途徑籌資。”
據該專家稱,第7套方案測算下來,整個醫改總費用不需要此前衛生部醫改課題組估計的2000多億元,而只需1000多億元。
有共識亦有分歧的新方案
一位接近醫改協調小組的專家證實,第7套醫改方案高度強調政府主導,但同時也重視了發揮市場的活力,“政府在醫療籌資和服務購買上發揮主導作用。但是,在服務提供上,該方案強調發揮市場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前6家獨立機構中,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麥肯錫的具體思路尚在形成中。另外3家思路似乎相近。所以,在醫改方案交卷前夕,有關部門緊急增加第7家獨立機構,是想‘稀釋’過于‘扎堆’的醫改思路。”該人士說。
據專家透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以及復旦大學3家思路相近的獨立機構與北師大在“醫保籌資必須由政府主導”的問題上具有共識,但在其他方面則分歧頗大。例如,3家機構都不同意建立醫療服務的購買機制,堅持對公立醫療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即基層醫療機構的所有收費都交給管理部門,再由管理部門經考核向下分配)等。
醫改涉及部門加速進程
有關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逼近“醫改交卷期限”,各部委都開始加緊制定更為詳細的醫改思路。衛生部曾在2006年對外發布9個課題,目前都臨近結題。參與課題的部門除了衛生部下屬單位外,還有不少“外腦”,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共衛學院等。3月中旬,在“中國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論壇”上,財政部社保司一位官員透露,財政部正在醞釀財政部的醫改思路。
一位參與醫改設計的衛生經濟專家指出,“未來能夠被政府接受的醫改方案,必然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爭議最小、花費最少、可操作性最強的才會被優先采納。”(據《中國經營報》)
相關報道
1 醫改應以患者為中心
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4月12日在北京大學表示,醫改應以患者為中心,讓病人選擇醫生,把選擇權還給患者。
在衛生部此前的一項調查中,將醫患之間本來的委托關系誤認為是買賣關系的占到9.64%,認為醫德醫風差的占8.95%,對醫患關系不滿意的醫生占66.07%。針對這種局面,王隴德認為,新時期醫改要把握四項原則:在醫患供需之間應以患者、需方為本;衛生系統內部管理中要以醫務人員為本;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政策、管理辦法要以為醫務人員服務為本;基本醫療服務要以促進公平享有,從體制、制度上保障不同群體、不同地域人群的健康權益。(據《上海證券報》)
2 醫改方案不會倉促出臺
針對醫改方案進展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4月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方案肯定會吸取各個方面的建議和意見,沒有必要擔心方案倉促出臺。毛群安說:“醫療服務作為關乎民生的一個首要問題,社會廣泛關注,各相關部門也非常重視。”毛群安說,國務院已成立部際協調小組,由這個小組來統籌組織研究醫改方案。
2006年9月,由發展改革委、衛生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等15個部門組成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小組成立。(據新華社)
延伸閱讀
衛生部明確醫改藍圖
1月8日的2007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醫改協調小組組長高強在報告中指出醫改要建立四項基本制度:基本衛生保健制度、醫療保障體系、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管理制度。這個報告被視為正在醞釀中的新醫改方案的草本。
高強說,醫療體制方面的改革要著眼于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著眼于縮小醫療衛生服務差距,著力于建設讓群眾能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服務體系,“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發展道路”。按照他的想法,這個道路的主要支撐就是上述四大制度,其核心是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據《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