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面臨挑戰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近年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匯占款較快增長的嚴峻挑戰。1993年以前,我國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交替出現,1994年之后,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出現。尤其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經常項目順差顯著擴大,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在保持匯率水平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國際收支順差的持續增長和外匯的不斷流入直接導致人民銀行以外匯占款的形式被動投放基礎貨幣。
近年來,人民銀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能力。針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以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的主要內容,搭配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等對沖工具,大力對沖外匯占款增長,回收銀行體系過剩流動性,但流動性水平過高的壓力難以從根本上緩解。從近年來我國基礎貨幣的來源結構來看,央行對金融機構貸款的占比呈不斷下降趨勢,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供應的主渠道。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影響,貨幣供給呈現出較強的內生性特征。近年來,雖然我國CPI基本穩定在較低的水平,但廣義價格水平,如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上漲。此外,隨著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加,央行票據的大量發行和存款準備金的頻繁調整等也對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乃至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造成一定影響,央行的對沖成本也在逐漸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