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參股大限已到 匯金尋思整合旗下九大券商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7 月 22 日 |
|
建銀投資從西南證券提前退出控股權,這讓市場猜測建銀系券商將迎來一輪整合期。
秋天將至,距離建銀投資及其母公司匯金3年內退出所投證券公司的約定期限也將至。按證監會要求,兩家以上證券公司是同一控制人,不能經營相同業務,這一條頗讓“多子多孫”的匯金處境尷尬。
根據公開資料,匯金參股控股了三家證券公司,建銀投資參股控股了六家證券公司,而建銀投資又是匯金的全資子公司。因而,如何不觸及這一監管條例,是匯金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
7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獲悉,匯金正著手研究對旗下眾多證券公司進行整合,以達到證監會監管要求。
退出參股券商期限已到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類似“一參一控”的規定,建銀投資實際上控股了宏源證券、西南證券、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參股了中信建投、齊魯證券、瑞銀證券。
在這些券商中,建銀投資今年以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退出西南證券控股地位,以便為西南證券和*ST長運吸收合并掃清障礙。
6月25日,西南證券欲借殼上市的*ST長運發布公告,稱西南證券大股東建銀投資轉讓41.03%的股權給二股東重慶渝富資產,重慶渝富持股56.63%成為第一大股東,建銀投資持9.9%位居第二。
上周,*ST長運董秘饒正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銀投資轉讓股權是按照監管規定做的。至于所剩的9.9%股權是否還將影響吸收合并,她認為,證監會沒有規定建銀不能參股,現在它不是西南證券控股股東,符合相關規定。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建銀投資手中9.9%的西南證券股權也將轉給其他股東。因為根據2006年注資西南證券的安排,建銀投資將在2009年10月以市場化的方式退出西南證券。然而,建銀投資現在提前退出的41%股權價格并未公開,而剩下的股權是否在西南證券上市之前還是上市之后溢價出售,*ST長運和西南證券方面都沒有給出回答。
上周,接近匯金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匯金確實是在重組。不過,該人士稱具體情況不了解。隨后,7月18日匯金董事會在北京新保利大廈召開會議,對董事會做出調整,樓繼偉、李劍閣、謝平、吳曉靈、金蓮淑5人成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
雖然此次匯金董事會的調整是匯金并入中投后理順關系,但董事會的重組令市場多了幾分遐想,有傳聞匯金旗下券商可能有重組動作。
早在今年初,就有媒體報道稱匯金將出售旗下9家券商股權,因為注資鎖定期滿有退出要求。
而此前,時任匯金公司董事長的汪建熙(現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也曾對媒體表示,“匯金和建銀是政策性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對有關券商進行注資重組,等這些證券公司走出困境后,匯金公司將選擇退出,我們希望把這些股份轉讓給現有大股東或者其他股東。”
除了證監會的政策變化,如今,經過一輪牛市行情的洗禮,相信當初獲得注資的券商都早已走出困境,而“救世主”匯金和建銀投資是否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
整合方案尚未最終形成
歷史的軌道和現實卻不總是平行的。匯金和建銀投資參控股多家券商的局面有歷史由來,不過證監會類似“一參一控”的規定卻是現實的考驗。
匯金旗下券商的一位高層認為,匯金是準政府機構,已在香港上市的工商、建行、中行等實際上都是匯金控股的。在參控股多家券商的問題上,匯金和證監會也曾有過溝通。
而中投證券一高層也表示,監管條例中也有“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另有規定的除外”的規定。
在2005年掀起的那輪券商重組浪潮中,中央匯金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和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銀投資)做為整合的平臺,承擔政策性注資的任務,化解了券商流動性危機。
根據國務院的安排,匯金主要是對中央級券商等進行注資,控股了申銀萬國證券和銀河證券,參股國泰君安。而建銀投資則注資地方券商,最終控股了宏源證券、中投證券和參股中信建投、西南證券、齊魯證券、瑞銀證券這6家券商。
近日,有媒體報道,匯金為了挽救上一輪券商危機而產生的龐大券商股權,隨著證監會政策變化,匯金將會著手實施重組,不排除進行戰略性減持的可能。而市場對于匯金旗下9家券商的整合方案一直有幾種猜測。
匯金直接參控股的3家券商里,申銀萬國和國泰君安都是上海本地大券商,匯金在對二者注資時都有退出安排。匯金注資后持有申銀萬國37.3%的股權,3年期滿將擇機退出,如果申萬未達到預期盈利目標,可選擇繼續持股,原則上5年內退出。國泰君安方面,在匯金持股21.28%滿一年后,董事會有權要求匯金將所持股份轉讓給董事會指定的第三方。
有趣的是,匯金作為申銀萬國的第一大股東卻持有67%的股票表決權,對申萬的控制是比較強的。而國泰君安的大股東是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府對其有很強的控制力。一券商人士如此評論道。
上述分析更進一步指出,匯金通過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有銀河證券99.89%的股權,雖然擁有絕對控股地位,但銀河證券的管理層大多是非匯金派出的人,如董事長李鳴和總裁肖時慶都曾在證監會任職。同安信證券一樣,銀河證券屬于“會管券商”。相比之下,雖然匯金絕對控股銀河證券,但匯金對申萬的滲透力似乎更強。國泰君安回歸上海政府應該問題不大。
昨日,匯金旗下券商的一位高層告訴記者,匯金當初注資銀河證券并沒有像注資申萬、國泰君安一樣,在方案中安排退出條款。對于銀河證券的去留問題,上述高層透露,匯金并沒有退出銀河證券的考慮。
建銀投資控股的3家券商,其中持有宏源證券65.92%的股權,中投證券100%的股權和中金公司43.35%的股權。為符合“一參一控”的政策,3家券商手心手背都是肉,建銀投資又該如何取舍?
業內人士認為,宏源證券是上市證券公司,更有可能作為其他券商整合的平臺。而中金是國內最強的投行,要并入宏源、中投都存在困難,而中投證券是建銀投資的嫡系部隊,實力也不可小視。雖然曾有媒體報道中投證券提出注入宏源證券的動議,但未得到宏源認可。而近期有傳,中投證券可能并入中金公司。
一投行人士認為,中投并入中金,二者業務可以互補,中金的投行、資產管理業務強大,而中投的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能彌補中金的不足。
建銀投資持有中信建投40%的股權則屬于財務投資,40%的股權可能轉讓給另一個持有60%股權的大股東——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中信證券再對中信金通、萬通和中信建投3者進行重組以符合監管要求。西南證券和齊魯證券則是有可能回歸所屬地方政府,建銀所持18.08%的齊魯證券則可能由大股東萊蕪鋼鐵或其他股東接手。至于所持瑞銀證券14.01%的股權,建銀可能會轉給持股20%的二股東瑞士銀行。不過,如果這樣安排或與修改后的《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的持股比例、股東要求等規定有些出入。
不過,因為監管層的例外規定以及匯金和建銀特殊的身份,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今年3月,時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的汪建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匯金參與重組的9家問題券商將來如何退出,需要統一考慮安排,但是不會百分之百退出。他的回答耐人尋味。
單人控制多家券商國外難找同例
即便匯金不會完全退出參與重組的券商,但退出安排是否也會產生影響。
中投證券高層認為,注資方從券商退出,只是股東發生變化,原有股東退出后新股東進來,就證券公司本身而言,影響不大。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認為,匯金和建銀投資退出參與重組的券商后,不會引起行業的整合,更與證券公司的治理無關。
昨日,記者致電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他認為,雖然匯金和建銀投資都是準政府機構,二者參控股多家券商有其歷史背景,但是監督管理條例對于任何機構都是普遍適用的。同一單位控制多家券商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國外發達國家并無類似情況。
賀強也認為,監管條例對于匯金和建銀投資是適用的,盡管二者有歷史因素,在注資時也有退出條款,但三年之約等都不是理由,除非獲得證監會的特批,不然要避免旗下券商之間同業競爭還得進行重組。
賀強指出,同一公司控制多家券商會造成同業競爭,同時還有可能產生關聯交易,盡管各券商有內部控制。(羅三秀) |
來源: 證券日報 |
|
相關文章: |
|
圖片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