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好業績的支撐下,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也節節攀升。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滬市A股平均股價為15.74元,較5月29日的12.72元提高了23.35%。滬市A股與H股的簡單平均溢價率為91.13%,雖較5月29日的水平下降了3.24個百分點,但大盤藍籌股的溢價率有所提高。
數據顯示,總股本50億股以上公司的溢價率上升17.34個百分點,其中股本在50~100億股的公司溢價率增加20.32個百分點,為103.80%。
截至9月3日,滬市30元以上的高價股136只(占16.48%),較5月29日增加45只,增幅49.45%,其中百元以上的超高價股有6只,較5月29日增加4只。以6月30日數據計算,滬市整體市凈率為5.85倍,較5月29日的5.13倍增長14.05%;上證50指數成份股市凈率5.70倍,較5月29日的4.68倍增長21.88%。從分布看,市凈率在6倍以上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和無限售條件流通市值比重達50.57%和59.23%,分別較5月29日的水平增加9.24個百分點和8.5個百分點。
目前滬市的靜態市盈率(以2006年數據計算)、真實市盈率(以2007年6月30日前一年數據計算)和動態市盈率(以2007年上半年數據翻倍計算)分別為60.4倍、43.81倍和36.89倍,較5月29日的水平分別提高32.39%、26.83%和26.50%。上證50指數成份股的靜態、真實和動態市盈率分別為53.04倍、38.50倍和32.33倍,較5月29日的水平分別提高44.72%、35.40%和32.28%。
結合市場情況,上證所對滬市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度業績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分析指出,在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證券市場發生制度性變革的基礎上,受益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大股東優質資產注入、并購重組等有利因素,2007年上半年滬市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加速增長,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大幅增強,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能夠較好地體現股市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用。然而,2007年上半年滬市上市公司虧損面略有加大,靠非經常性損益避免虧損的現象仍然普遍,這一點同樣不容忽視。(王璐)
|